港燈電力投資前天公布全年業績,一如某些股評人所料,未來減兩成派息實在是慘不忍睹。派息減兩成即每年只派$0.32,以現價 ($7.64) 計算,股息率不足4.2%。一間完全沒有增長前景的公司,不值得擁有這個股息率。倘市場繼續向穩定派息股靠攏,那麼港燈的價格還可維持,
惟一旦利率預期有變,前景遜色的收息股必然首當其衝。
市場上有如此多選擇,筆者不會考慮投資港燈。
電能的業績昨天新鮮滾熱辣出爐,誠然筆者對電能已不抱有期望(見《
再見電能》),但基於感情原因,仍有興趣一窺其現況。
筆者原以為,電能的前景比港燈好不了多少,因為來自港燈的貢獻不大而且倒退中,英國業務受脫歐問題纏擾、澳洲業務又受當地經濟困擾,加上強美元匯率問題,實難下嚥。
(註:英國業務佔了電能半壁江山,其次為澳洲業務,港燈只佔第三。)
出了業績,第一時間當然是看派息, Rule of Thumb 話你知派息最能反映管理層誠實的一面。一如所料,中期、末期和全年派息都是沒有增長,全年派$2.80,現價股息率為5.1%。
Fair enough,起碼不是倒退吧。
再看管理層展望,一提港燈立即戴頭盔,強調減派20%絕對是可以預期的事。事實上,港燈純利只佔電能13%,2018年為10億(港元,下同),即使減派20%,也不過是2億,即港燈只會令電能來年純利倒退2.6%。
筆者再次強調,港燈只是電能一小部分,主菜是英國和澳洲業務。
看看分部資料,咦,英國業務純利增長7%,比上半年更好(+6%)。
澳洲業務則認真麻麻,表面上全年增長5%,但計及上半年增長33%,換言之下半年明顯倒退!究其原因,上半年的增長來自 inorganic growth (2017年5月收購 CK William,即係DUET),下半年才見真章。看來澳洲的經濟比想像中更差,又或者是因氣候異常的影響。澳洲的熱浪由去年底一直持續至今年一月,不知是否因「熱到停電」而受影響(理論上熱浪會增加能源消耗啊)。
看上去,起碼英國業務在雙重夾擊下還有增長,整體似乎還不算太差吧?
少年,你太年輕了。看看全面收益表吧!
去年澳元下跌超過10%,英鎊也跌了超過5%,令全年尚未進入損益表的匯兌差額高達36億,當中18億成功對沖掉(已扣除沖成本),即還有18億有機會在未來進入損益表。
不過匯率升跌乃平常事,也許現在已經在最低潮,還是聚焦在業務上較實際。總括來說,筆者認為電能仍未跌至…
師兄, 想請教下如果想細樓換大樓, 應該係升市定跌市做會好D? 咩市況會拉近細樓同大樓的差價呢?
回覆刪除Kit兄你好,原則上當然是跌市換樓好,但槓桿遊戲本身性質上有利升市換樓。不過加上金管局定下的苛政,升市換樓也很難借錢。
刪除另一方面,基於按揭限制,理論上升市傾向收窄差價,跌市相反。但是今次跌市我看不到大單位跌得特別少(新界錯價尤甚)。因此我認為若目標為新界大單位,現在或是機會。至於市區大單位,溢價仍在。
謝謝師兄詳細分析, 之前有係你度留過言不過唔知點解無display 出來, 小弟都係87 年, 可惜身邊一直都無人講及投資呢個話題, 直到近期先明白唔及早規劃晚年恐怕淒涼, 希望R 兄多D 分享等小弟學下野:)
刪除Kit兄, 我也沒有收到, 可能是google出錯吧. 我也試過很多次打了回覆後再登入, 回覆便消失了.
刪除原來Kit兄也是87年生, 但已經在考慮細屋換大屋, 相信實力已比同齡朋友超班很多. 談到投資, 這年紀的人十個有九個都是沉迷股票或默默儲錢, 他們都只懂盲目地相信這個世界會停下來等他們的「回報」, 很少有真正計劃過如何達成自己想過的生活.
如果本業早已飛黃騰達, 的確可以遲一點才開始投資, 但社會中能飛黃騰達者, 百中無一. Kit兄現在已有相當實力, 一定不會晚景淒涼, 千萬不要妄自菲薄. 分享不敢當, 我都是說說自己渾渾噩噩的故事罷了! 希望大家多分享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