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狗年展望

2018年已過了一個多月,今年金融市場的方向已頗明顯,可以著手部署了。

1. 美國國債

十年期美國國債孽息率已大幅升破被公認為重要界線的2.6%,日前已達2.9%,抽升幅度之急令人咋舌。很多收息資產甚至股市都會以此資產作為Benchmark或Benchmark的一部分,有些公司的盈利或估值則與中長期無風險回報掛勾,因此十年債息抽升引發市場波動實乃遲早的事。筆者相信,近日美股大跌只是戲院失火的火警演習而已。

預期十年期美債息率會會反覆上升,很快便會升至或極接近3%,年中目標3.2%。

2. 美元

美元在一月突然起勢狂跌,惟筆者對匯市極不靈敏,甫進場便交了學費,沽空CHF一役在混亂中宣布投降,損失約2.3%。

筆者沽空原本的目的是長遠計節省季季上升的美元負債成本,但無考慮過美聯儲一邊加息縮表、美元一邊下跌的可能性,而且跌勢之急令筆者瞠目結舌。雖然投入資金不多,但畢竟是試驗性質,選了一個最差的時機開始試驗,惟有忍痛暫緩計劃。投降後,美元續挫4%後見短期底。

由於市場早已price in 美聯儲全年加息三次的預期,雖然經濟數據理想,筆者認為美聯儲仍未敢貿然大幅加息,因此預期美元中長線仍處弱勢

3. 股市

全球股市在一月狂歡,恒指勁升11%後回落,美股走勢亦差不多,兩者皆已回落超過10%,幅度之大堪比一次牛四調整(牛五放煙花)。領先指標DJUA早於十一月中見頂,累計下跌16%,差不多跌至兩年低位。上星期一港股仍有很多人撈貨,其後已反彈乏力,波幅擴大、人心虛怯。

無論美股定港股,今年是企業盈利破頂年,如捱得過這一關,三月起或會展開新一輪升浪,甚至可能出現「大跌前的煙花」。

4. 房地產信托 (REIT)

如無意外,今年是REIT投資者艱苦的一年。一月看似仍強勢,卻是強弩之末,領展從高位回落14%,如前文《領展賣產之我見》所述,策略重估的戲碼和持續的回購並未能成為價格的催化劑。At the end of the day,REIT的估值要靠DPU支撐,去年REIT大升30-40%,DPU不可能跟得上,估值升至顛峰(滾動息率跌穿3.3%)後無可避免要有些調整才能吸引投資者再度出手。

筆者並不鼓勵REIT投資者依靠估值去離場,自己持貨不足以致Endowment effect相對較弱,出售乃為投機,巧遇股災也是幸運而已。畢竟筆者最終都是靠收息糊口,等估值吸引,筆者必定重投823懷抱。重倉的MGCCT較為遲鈍,股災期間累跌9%。此REIT息率高,筆者不打算用對待823同一策略。相反,到年中調整得七七八八、新資金到埗之時,便是增持時機。

其他資產如黃金、企業債、物業等,筆者沒有甚麼新見解。

*************************

自己全年投資方向很簡單:

去年買入的Baby bonds及優先證券在此跌浪中未受波及,加上美息趨升,已大量減持作撈底籌碼。

目前極度重倉電能實業,持貨價值已成筆者第一大資產(較任何一個物業的估價更高)。最近增持時犯了幾個毛病#,不但造成賬面損失、壓力漸大,甚至令自己在市況回調後比之前更不敢買貨。

目前已停止增持電能,並著手Physically拆開電能和收息組合兩個戶口,以免被電能扭曲了組合槓桿比率而錯失機會

電能將於三月公布業績,派彩後會儘快離場,回籠的資金會用作提升生活質素、輔助按揭安排及侍機增持REIT。

(雖然筆者僅重倉電能及MGCCT兩隻防守力較強的股權型投資,但由於流動資產槓桿大,流動資產亦減值約10%。幸仍有逾七成資產為物業及債券,充份感受到資產配置的好處。)

預期7月轉按的資金會到手,屆時會按比例及視乎市況增持REIT及Bond。

明年初會再有轉按資金到手,惟已太長遠,到時再算。

#筆者所犯毛病包括:

1) 過度自信:明知三月中才派彩,期間總有機會發生股災,卻沒有好好把關限制買貨數目。

2) 過度重視資本增值:筆者仍未能擺脫這個Starman曾分享的的惡習,是次投機擺明想貪快行捷徑,妄想累積財富可以一蹴而就。

3) 誤認利潤性質:筆者誤將巨額未實現利潤當成資本的一部分,以為組合有很大的增持空間。此錯誤非常危險,因未實現利潤乃市價上升的結果,而巨額未實現利潤很可能與市場估值偏高有關,暗示短線有調整的風險。如非決定沽貨實現利潤,則利潤絕不能當作資本使用,否則會高估組合的防守力,就如筆者目前的情況一樣。

留言

  1. R 兄, 謝謝你的見解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二當家支持,不知股市調整會否改變你的投資方向或理財角度?

      刪除
    2. R兄, 老實說, 我對市場的INSIGHT一慨不通, 如10年美債升穿3%, 對市場會帶來什麼影響?

      近日多了 BLOGGER 賣出 REIT, 我所理解的原因應該是因為美債的YIELD升到3%, 所以市場上的高息產品 (如 REIT, 高息股等) 的吸引力下降, 有些 REIT 的回報率只有4~5%, 不如轉投美國國債, 風險相對小很多。而其他資金會否由股市/樓市轉入美國國債呢? 照道理SMART MONEY 應該會咁做, 畢竟美市已經升左多, 再升動力不大, 而當資金由股市/樓市抽走, 之後便會帶動一番動盪。不知我這樣的理解對不?

      至於我的投資方向, 自已個倉以REIT, 高息股為主, 宜家開始賣貨增加現金, 但係黎緊一年及呢個加息周期應該點解點投資呢? 暫時自己都未有答案。

      刪除
    3. 理論上,無風險利率上升影響定息資產有數得計,但為何最近公司債價幾乎聞風不動?債息(無風險利率)上升令資產價格回落,這是千古定律,但同時亦是不懂變通的理解。市場根本都唔肯接受長期利率會再升,而且這同時牽涉到risk appetite的問題,無風險利率雖然上升,但corporate spread卻進一步收縮,證明投資者未殺到埋身都唔想將放棄公司債僅餘的risk premium。

      如果無風險利率繼續上升,終有一天收息資產價格要反映,首當其衝的當然是高評級債券(但注意短債波動有限,長債又未肯投降)和永續證券,高收益債居後(擔心經濟差default好過啦)。非定息資產方面,持續增長的REIT回報由DPU帶動,利率的影響未必有想像中咁大。近來blogger賣出REIT,似是炒賣投機作祟多於改變長期策略(包括筆者)。

      反而那些價格穩定、增長又很有限的公用股或收息股,筆者很有保留。例如升了很多年的煤氣,P/E達27.5倍,即使將每年盈利以各種形式盡派,收益率都只有3.65%。筆者實在很有興趣知道究竟煤氣的股價還能撐多久。

      投資沒有對錯之分,只有輸贏,讓市場告訴我們答案吧!

      刪除
    4. 賣出 REIT 就自己而言 1. 是炒賣投機 (REALIZE PROFIT) 2. 將資金回籠等機會買樓。

      「樓市」不愧為香港其中一個「奇蹟」, 股市升完都有回調, 香港樓市近乎完全無回過, 中原指數今日仲係162既高位......

      刪除
    5.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現在是167點哦。

      不過要澄清一點,由於交易時間長,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每週公布)是有3星期滯後的,而且只覆蓋成份屋苑。

      中原城市指數(每月公布)或差管處的樓價指數則最少有6-8星期滯後。一般黎講都冇人理每月公布的中原城市指數,而差管處的樓價指數因為覆蓋所有成交,參考價值也很高,而且比中原指數更能反映樓市實況。

      刪除
  2. 本熊認為18年最大風險係美帝的七傷拳,債息升得急就製造啲xx危機要人避風險買美元美債,佢就繼續發債減税大花筒,最慘係啲招仍然好work,可怒也。

    回覆刪除
    回覆
    1. 同意,美債風險已經是灰犀牛,明顯不過,必須儘快安排抗逆工作。

      至於誰大花筒,我就沒有甚麼意見啦,反正這世界從來都係有權有勢有錢的人話事。

      刪除
  3. 很有參考價值的一篇文章,指的當然不是照抄策略,而是 R兄背後的思維和分析後市時所引用的觀察。尤其是 R兄勇於面對並不吝嗇分享自己的毛病,實在能讓我們從錯誤中學到更多。勇於面對甚至公開自己的失敗,著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過分重視資本增值的惡習我也有犯上,看來需要改以被動現金流增長而非市價去衡量自己的投資成績。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福祿壽兄,面對失敗的確需要勇氣,尤其是當該事件仍然處於ongoing的狀態。

      其實這種追求資本增值的行為,並非絕不可以做,重點是「重視」兩個字。過度重視,便會產生不必要的壓力,令自己越踩越深,越深又越亂了套,陷入惡性循環。

      若將投機capital gain視為一個遊戲,嚴格控制注碼及下注progress,不受市況波動影響,則效果應該好得多。Physically分開投機和收息戶口不知能否解決問題,但筆者願意一試,即管看看效果如何。

      刪除
    2. 對,尤其不能讓投機的部分影響收益倉槓桿的倉值計算。就算沒有真的影響,心理影響也足夠讓人做錯決定。

      祝 R 兄和太太狗年幸福甜蜜、身體健康、財息兼收!

      刪除
    3. 小弟經常以小人之心懷疑呢一兩年好多公司發永續債,目的係可以有機會係突然加息之時將一筆較為低利率嘅借款得到手,之後喺整個加息cycle中可以完全唔理債券持有人,等到永續債券價錢跌到一個非常低嘅level後就用第三者身份買回,簡直係一箭雙鵰。
      另外高息優先股嘅情況都會差唔多----由於冇到期日所以同永續債券性質類似,呢一類嘅投資產品價格將會跌得好急。

      刪除
    4. Unknown兄所言甚是,這也是筆者一直以來不敢大量持有baby bonds和優先股的原因,同樣地也甚為抗拒永續債。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九月流水賬 (2023)

四月流水賬 (2023)

八月流水賬 (2023)

五月流水賬 (2023)

六月流水賬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