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20的文章

夕陽之後

圖片
  (攝於澳洲昆士蘭最南端 Coolangatta Beach) 距離上次更新「現況」已經差不多三個月了。 期間筆者一直奉行新策略,過程中實在沒有什麼特別,加上只剩一個月已經到年尾,原本打算在收爐前都不更新了。不過近日忽然發覺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自從一月爆發武肺後,筆者的流動資產組合便開始受壓,一直到 三月環球股災暴挫 才見底。基於以下幾個原因,筆者早已認定今年會是自 2008 年金融海嘯後,首次淨資產 (NAV) 倒退的年份: 1) 筆者沒有追上世界潮流去追逐疫情受惠股(尤其是美股和新能源汽車股等) 2) 香港的疫情又反覆,令樓市向上突破無期 3) 退休後失去絕大部分主動收入 4) 八月時筆者家中發生了一些事情,令支出暴增 ————————————————————————————— 三月後期的 策略調整 ,亞洲直債投資帶來不俗的穩定收入,而以熱門 IPO 為主的「 做 Deal 策略 」的回報亦較預期高。這些收入已經抹去了三月股災逾半損失。 另一邊廂,筆者在疫情嚴竣期間增持澳元及買入 GOZ,加上本身已擁有的澳元淨資產隨澳元升值,亦為以港元為基礎的淨資產增值不少。 最後是筆者的主力資產物業組合。除了租金繼續源源不絕地滾存,本年度香港和澳洲兩地的物業亦有小幅度升值。 綜合以上幾個因素,淨資產竟爾在日前悄悄升越年初水平,並自一月後首次出現年度正增長。儘管今年仍未結束,疫情反覆下或令香港樓價再度下調,僅有的小幅增長很可能會得而失;儘管對很多及時調整策略、炒美股炒得不亦樂乎的朋友來說,這張成績表只會令人失笑... 但筆者仍想記下這一刻。 回想今年初退休後不久便爆發世紀疫症,殺了滿倉槓桿資產的筆者一個措手不及。 在最壞時機清倉 、倉卒地定下新策略、 國安法下的手忙腳亂 、以至年中回港隔離後立即遇上 第二波大爆發 等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投資回報的一點一滴都是有血有淚。 現在筆者能夠忠於自己的信念,用最適合自己策略去投資最有信心持有的資產。回報是慢了點,但是細水長流。回報也沒有爆發力,但是穩定安心。 歷史能證明這套策略的 Drawdown 是非常小,其回報對於退休人士來說,卻相當不俗。 ————————————————————————————— 近月主要操作如下: 1) 三月至今共兩條直債到期 - SUNAC 8.625 及 AGILE 9.5 的

布里斯本的效率

圖片
(絕對圖文不符) 最近看到一件有趣的小事,覺得很有代表性,很想記下。 上星期四晚,筆者和太太在布里斯本市中心附近的 West End 區吃晚飯。 雖是朋友介紹來,這頓晚飯卻一點都不好吃,完全中伏。 快要吃完離開的時候,一輪小貨車在對面馬路路邊停下。車上載有約四十箱樽裝飲品,每箱半打,即共 240 枝,想必準備送貨。 但是對面馬路全部都是民居,難道有人買如此多飲品藏在家中?有地方也不是這樣浪費吧,夏天天氣太熱會壞掉的。 搬運工人和司機下車,準備落貨。奇怪的是車上完全沒有搬運工具,如何搬貨呢? 這時候,司機把三箱飲品放在搬運工人的懷裡,然後搬運工人就橫過幾條線的馬路,走進我們正在吃飯的餐廳,把貨卸下。 餐廳竟然只訂了三箱飲品便可送貨?筆者正覺得好笑之際,那個搬運工人又重覆一次把三箱飲品放在懷裡,然後非法橫過馬路「送貨」。 該段馬路其實不算少車,每次搬運工人都要望左望右十幾秒才能安全橫過。 就是這樣,搬運工人足足來回了七次,才成功將二十箱看上去不是很重的飲品全部卸下。 (剩下二十箱應該是另一間餐廳吧) 筆者跟太太笑得合不攏嘴,這怎可可能發生在城市裡? 為什麼小貨車不掉頭再停下?那便不用冒著被車撞死的風險來送貨。 為什麼不使用斜板落貨?那就不用兩個人去卸貨。 為什麼不使用手推車?那便不用來回七次。 為什麼不首先把二十箱飲品包起來一次過搬?(或每十包一次) —————————————————————————————— 正當我們以為喜劇要結束之際,原來彩蛋尚未上演。 原來那小貨車停在一所住宅的入口處,搬運工人完成第七次卸貨後,剛巧屋主回家,司機便需車輛開動以騰出空間讓屋主駛回家。 當時小貨車前面有無窮無盡的車輛停泊,而後面則有甚多空位。 如果你是司機,你會怎樣做? 把車倒後一小段,讓屋主回家,也方便搬運工人回到車上? 如果你是這樣想,你便錯了! 司機二話不說就向前駛,一直駛過了無窮無盡的車輛區才在遠處的路邊停下。 就這樣,搬運工人橫過馬路後,無端端要多走一百幾十米路才能上車。 一個讓人崩潰爆笑的場景! 但看搬運工人的樣子,卻又無甚異樣,仿佛司機的行為合理非常。 說得也是,當你拿了工資去負責四十箱飲品的運輸時,又何必用上運送四千箱飲品的效率? 起碼在這短短幾分鐘內,無論是司機、搬運工人、屋主,甚至是完全無關的我倆們,都是輕鬆愉快地度過。 或者,這就是布里斯本的可愛之處,也是我喜歡

拾回初心 (3)

圖片
最近有點迷失,心情很忐忑。 一方面很清楚知道自己有幾多斤兩,另一方面又不承認自己只有這點斤兩。 腦交戰的結果,是負面的。 機緣巧合下,得以重溫前輩的教誨。 ——————————————————————————————— 《對自己誠實一點,等如對自己好一點》 17 歲叫做開始參與市場,到現階段(但不一定代表將來)的體會是:「對自己誠實一點,等如對自己好一點。」 曾經多少我自己「認為是」更好的投資,結果反而差過(不只價格表現)當初「自己認為是」一文不值的投資? 相反,當初踩到一文不值的投資,結果表現非常亮麗。又有多少? 好好記錄下來,就是對自己誠實一點。 「更好的投資」只能在 look backward 才知道。 Look forward 只有「自己以為是更好的投資」。 哺乳腦都會向主人產生假象,這個 reinvestment 是更好的。這是每個人大腦的機制,把「衰咗」的預測,漸漸淡化記憶。包括我在內。 其實,投資真正要讀的科,可能不是經濟、財務等,而是腦神經科,這科目清楚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價格上升和下跌時,大腦哪部分會活躍、會製造什麼賀爾蒙、令我們產生什麼傾向,從而犯什麼錯。 最後,我覺得人類都沒有預測能力,只有「自己以為的能力」。我們能賺錢,只有老老實實,利用貨幣長期貶值這一點去獲利。 ——————————————————————————————— 謝謝前輩,我會反思自己的不足並切實地重拾初心。

尋夢的寄語

圖片
「成功前說道理都是放屁,成功後放屁都是道理。」 今天,我想放個屁。 不管想從哪個範疇追尋理想,是財富、是職場、是創業、是生活、甚至是靈修,在追尋的旅途上,總是充滿順境、逆境。路上的荊棘滿途、旁人的冷嘲熱諷、自己的迷失挫折,都是不可避免。 惟有不斷強化自我的信念,才能走得更遠、更精彩。 —————————————————————————————— 這是一篇給讀者的Q&A,也是給自己的獨白。 尋夢的我:怎樣開始追尋? 理性的我:昂然踏著前路去,追趕理想旅途上,前行步步懷自信,風吹雨打不退讓。 (尋夢的最大敵人是「明天」,要開始就由今天起步,路是人走出來的。) 尋:如何面對環境的改變? 理:無論我去到那方,心裡夢想不變樣,是新生,是醒覺,夢想永遠在世上。 (那方不是指地方,而且指各種不可控制的客觀因素、條件的改變。只是心裡一直有著目標的模樣,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總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尋:追尋的路上很辛苦、很孤獨。 理:前路那怕遠只要自強,我繼續獨自尋路向。常為以往夢想發狂,耐心摸索路途上。 (留在 comfort zone 是很容易的,要踏出當然困難。成功的道路是孤獨的。) 尋:尋夢太難,我氣餒了。 理:懷自信我永不怕夜航,到睏倦我自彈自唱。 (既知道路是孤獨的,便要學習在過程中自娛一番。) 尋:身邊的人總是撥冷水。 理:掌聲我向夢想裡尋,儘管一切是狂想。 (看看科技發展,你會瞬間明白人類是如何譜奏狂想曲。) 尋:我已經默默地走著自己的路,其他人的意見卻總在縈繞著。 理:途人路上回望我,只因我的怪模樣;途人誰能明白我,今天眼睛多雪亮。 (鶴立雞群,雞總是覺得奇怪的是鶴。) 尋:總不能當人家在唱歌吧?是不是我的問題呢? 理:人是各有各理想,奔向目標不退讓。用歌聲、用歡笑,來搏知音的讚賞。 (人有活得精彩的自由,也有享受平淡的權利。自己能唱歌,為什麼就不能當人家在唱歌呢?) 尋:我能做到不退不讓,但是要提起力氣向前,還是十分蹣跚。 理:前行步步懷自信,依照心中那正確方向。 (若你看見的是人人在走的康莊大道,恐怕就不是正確的道路了。) 尋:我快要成功了,可以一報當天受盡冷嘲熱諷之仇了! 理:懷著愛與恕的心,充滿夢想的笑匠。用歌聲、用歡笑,來搏知音的讚賞。 (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眼前的成功不過是人生的中途站,在欣賞自己的同時,也該尊重他人的選擇,甚至要對後來者伸出

螞蟻觸礁的猜想

圖片
相信各位早已知道發生甚麼事了。 簡單來說,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中國首富馬雲在10月24日某論壇上發表了有關中國金融系統的驚人言論,當時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不少四大銀行及金融監管機構的高層也在觀眾席。論壇結束後,傳媒對於馬雲的言論只有零星的回應,並未引起很大的迴響。 然後,螞蟻集團於接下來的一星期在香港、上海兩地同步招股,招股規模是全球史上最大。招股結束後,馬雲及兩名螞蟻高層被四個部門輪流召見,同時中國官媒全力炮轟馬雲的言論,強調金融監管的必要性,明確指出科技創新也在此限。 A股的新股配發日前已完成,H股的國際配售亦然,市場上早已傳出暗盤交易。然而,在H股公開發售配發公布前夕,上交所宣布暫緩螞蟻集團上市,原因是螞蟻的業務內容需要重新詮釋,估值亦需相應調整。一小時後,螞蟻集團宣布暫緩中港兩地上市。 —————————————————————————————— 事出突然,當上交所宣布暫緩螞蟻上市時,大家必定極感錯愕,斷然將矛頭指向馬雲的言論落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面子。 當時螞蟻尚未公布兩地同時暫緩上市,筆者想法是莫非中共要放生自己人(A股),同時容許H股上市,吃掉國外機構投資者逾千億元的集資? 幸好,很快就收到了H股也暫緩上市的消息。 筆者的一些看法: 1) 觸礁的主要原因是螞蟻的放貸業務 2) 螞蟻的放貸業務撐起了集團三四成利潤,且呈爆炸性增長 3) 螞蟻利用大數據之名繞過傳統審批和監管,並利用科技的熱度合理化極高的槓桿 (據稱達100倍,比爆破前夕的雷曼兄弟更高),而 螞蟻同時將貸款打包成類似 ABS 的東西,賣給投資者及金融機構,自己毋需承受風險。故事跟 2007-08 年美國次貸危機及金融海嘯如出一轍。 4) 在馬雲那番話之前,中國的金融大官不太了解所謂金融科技業的放貸業務是怎麽一回事 5) 有資格多次召見首富,並能在兩天內直接叫停史上最大規模集資(對中共來說也是很無面),相信只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有這種政治能量。這表示 中共認定了這種放貸模式是一個完全無法控制的核彈,是有亡國亡黨的可能性 ,而不是純粹因被落面而摑馬雲一把。 6) 特朗普原本想向投行施壓阻止螞蟻集資,卻沒有下文,也可能是希望中國金融科技自爆 7) 如果螞蟻的放貸業務被重新定義為傳統金融業務,對螞蟻的估值是巨大打擊。一來相關估值不可能用科技公司的幾十倍PE作起點,二來因槓桿被巨幅限制,增長也會嚴重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