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之後

 

(攝於澳洲昆士蘭最南端 Coolangatta Beach)

距離上次更新「現況」已經差不多三個月了。

期間筆者一直奉行新策略,過程中實在沒有什麼特別,加上只剩一個月已經到年尾,原本打算在收爐前都不更新了。不過近日忽然發覺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自從一月爆發武肺後,筆者的流動資產組合便開始受壓,一直到三月環球股災暴挫才見底。基於以下幾個原因,筆者早已認定今年會是自 2008 年金融海嘯後,首次淨資產 (NAV) 倒退的年份:

1) 筆者沒有追上世界潮流去追逐疫情受惠股(尤其是美股和新能源汽車股等)

2) 香港的疫情又反覆,令樓市向上突破無期

3) 退休後失去絕大部分主動收入

4) 八月時筆者家中發生了一些事情,令支出暴增

—————————————————————————————

三月後期的策略調整,亞洲直債投資帶來不俗的穩定收入,而以熱門 IPO 為主的「做 Deal 策略」的回報亦較預期高。這些收入已經抹去了三月股災逾半損失。

另一邊廂,筆者在疫情嚴竣期間增持澳元及買入 GOZ,加上本身已擁有的澳元淨資產隨澳元升值,亦為以港元為基礎的淨資產增值不少。

最後是筆者的主力資產物業組合。除了租金繼續源源不絕地滾存,本年度香港和澳洲兩地的物業亦有小幅度升值。

綜合以上幾個因素,淨資產竟爾在日前悄悄升越年初水平,並自一月後首次出現年度正增長。儘管今年仍未結束,疫情反覆下或令香港樓價再度下調,僅有的小幅增長很可能會得而失;儘管對很多及時調整策略、炒美股炒得不亦樂乎的朋友來說,這張成績表只會令人失笑...

但筆者仍想記下這一刻。

回想今年初退休後不久便爆發世紀疫症,殺了滿倉槓桿資產的筆者一個措手不及。在最壞時機清倉、倉卒地定下新策略、國安法下的手忙腳亂、以至年中回港隔離後立即遇上第二波大爆發等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投資回報的一點一滴都是有血有淚。

現在筆者能夠忠於自己的信念,用最適合自己策略去投資最有信心持有的資產。回報是慢了點,但是細水長流。回報也沒有爆發力,但是穩定安心。

歷史能證明這套策略的 Drawdown 是非常小,其回報對於退休人士來說,卻相當不俗。

—————————————————————————————

近月主要操作如下:

1) 三月至今共兩條直債到期 - SUNAC 8.625 及 AGILE 9.5 的 ROC 分別為 20.8% 及 20.1%
(ROC 以債券佔用 margin requirement 計算)

2) 抽了幾隻新股,全部首日沽出,包括:


6988 樂享互動成為筆者本年度惟一一隻以低於招股價離場的新股,其後大部分新股表現不似預期亦令筆者意識到新股熱潮暫告一段落,應該離場觀望。

3) 九月後將部分 IPO 資金調往亞洲直債戶口,淨增持一條,共持有八條

4) 十一月新股連連破發後,估計殺得七七八八,重新部署 IPO

截至 11 月 28 日,本年淨資產 (NAV) 較去年底上升 0.7%,當中 +1.5% 來自物業賬面升值,+5.6% 來自期內投資收入 (Dividend, Coupon, Rental Income, etc.),-5.1% 來自淨已實現虧損,-0.4% 來自扣除非投資收入的淨消費,-2.5% 來自利息開支及投資費用,其餘是流動資產賬面變化及其他盈虧。

留言

  1. R兄, 快D開番關...我D ASIA MILES READY~~~

    另, 債為主的確心安理得日日訓到自然醒, 明智不過的選擇~

    IPO過下日晨都不失為keep in the market 的良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等你好耐,快啲過黎啦

      投資嘢最緊要錢已袋,market 點行唔理 lu

      刪除
  2. 懂得運用不同投資工具,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揸住直債,安心睡覺。

    回覆刪除
    回覆
    1. 也不敢說一定成功,摸著石頭過河吧。

      但安心睡覺是真的。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九月流水賬 (2023)

四月流水賬 (2023)

八月流水賬 (2023)

五月流水賬 (2023)

六月流水賬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