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十一月流水賬 (2023)

2023-11-10 利用僅有的流動性,即美債的孖展額疊加 IPO 孖展抽 2268。 從當前的流動性而言,已經接近 all in 了。 2023-11-17 2268 IPO 獲利 36.1% 離場。 獲利全部換入一月到期的美債。

十月流水賬 (202310)

圖片
2023-10-14 入籍申請已通過。 回顧一下整個移民申請過程: 2017-10 正式決定移民 2018-02 通過英語測試 2018-05 通過職業測試 2018-05 申請 EOI 2018-07 獲邀申請永居簽證 2019-03 獲批永居簽證 2019-04 First land 及置業 2020-01 正式移居 2023-04 申請入籍 2023-07 通過入籍試 2023-10 獲批入籍 前後不到六年,終於自由了。可以隨便返港,也可以隨時返澳。 最後兩步,申請澳洲護照,及於若干年後申請取消中國籍。 2023-10-27 減持澳元,換入年底到期的美債,息率 5.5%。

九月流水賬 (2023)

2023-09-04 繼續增持澳元。 2023-09-05 澳洲又唔加息,正!第二次係五算之下增持。 2023-09-22 財務計劃突變,減持部分日前增持的澳元。 2023-09-29 中秋節,全清最後一隻未死的債,再輸 59%。 已經全軍覆沒。 叫做拎得返啲息,息等於債價六成。真誇張...

八月流水賬 (2023)

2023-08-02 仍是展期價,加注。 美國被調低評級,資金避險出走美元。澳元已跌至 5.1 水平,趁機酌量增持。 美長債息率穩步上升,為不久將來買入長久期投資級別債券製造良機。 2023-08-04 增持澳元。 2023-08-07 仍是展期價,加注。 2023-08-08 碧桂園瓜埋(雖然未過 grace period),五月時避險沽出 FUTLAN,兩個月後才撈底買入 COGARD,結果被埋葬。反而 FUTLAN 最低都只是跌到五字頭。 去年的策略,今年完全唔掂。 2023-08-10 增持澳元。 2023-08-17 終於第一次成功係五算以下增持澳元。 2023-08-24 增持澳元。 2023-08-28 增持澳元,澳元淨資產佔比達 38%。

七月流水賬 (2023)

2023-07-14 市場突然興奮,內房債從谷底暴升,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 FOMO。 搶入一張半年後到期債,短炒長渣皆宜(但願如此)。 2023-07-18 又被懲罰了。 DALWAN 臨天光瀨尿第N次,生死未卜。 恒大巨虧,資不抵債巨大,帶崩整個市場。 遠洋無法付美元債息。 連港資瑞房都搵顧問聯絡債券持有人... 今日搞乜鬼?上星期的 FOMO 完全是超級巨坑,今年第三季睇嚟又係得個捱字... 2023-07-19 今次 DALWAN 搞成咁,如果直接死亡,會徹底摧毀炒內房債的信仰,好幾個重要的假設都不再成立。即使大步檻過,亦嚴重打擊所謂「相對健康」內房的投機價值。 等死之際,統計一下筆者歷來以不同價格買入中資美元債的利潤(損失)... 由 2020 年入場至今,一共成交了 52 次買入指令,其中 23 次為恒大正式暴雷前 (2021 年 9 月前) 買入,歷來交易中: - 13 張債在 100 元以上買入,9 賺 4 蝕,平均利潤為 -4.7%,主要被違約的 CENCHI 拖累,撇除違約債券的平均利潤為 1.3%。全部交易都是在恒大正式暴雷 前 進行。 - 25 張債在 90 - 100 元買入,21 賺 4 蝕,平均利潤為 -2.1%,主要被違約的 CFLD 和 CAPG 拖累,撇除違約債券的平均利潤為 5.7%。若只計算後恒大暴雷交易,平均利潤為 4.8%。 - 8 張債在 60 - 89.99 元買入,7 賺 1 蝕,平均利潤為 9.9%。全部交易都是在恒大正式暴雷 後 進行。 - 6 張債在 60 元以下買入,1 賺 5 蝕,有最少三張以違約作結,平均利潤為 -51.5%。 最近買入的債屬於最後一類,所以是自作孽不可活。 但 DALWAN 乃屬於第二/三類,實屬無奈。 要怪就只能怪自己火中取粟,而安全邊際卻只有那麽一點點。雖然其實也是馬後炮。 經過兩天的驚濤駭浪後,主體已經將近 24 小時沒有任何新消息。債價在 60-70 元之間停滯,不知是沒有成交還是各方都按兵不動,買定離手。按常理,最遲明天傍晚便會知道結果,但筆者並非消息靈通者,只能憑債價變化去猜事情的終局... 2023-07-20 過去 24 小時 DALWAN 很多消息, 藍色是好消息 , 紅色是壞消息 。 7月19日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万达集团官网第

奇蹟

2023 年 7 月 20 日,万达美元債懸崖勒馬,奇蹟再次降臨。 這會是最後一次嗎? 投資/機美元債兩年多,無數次奇蹟兌付及交易一次又一次發生在筆者身上。現在暴雷了或一次又一次展期的內房,筆者或多或少都曾持有過。不知為何,死裡逃生、劫後餘生、死過翻生、死而復生的個案屢屢出現。雖然免不了還是中了一些招,但那些貨幾乎全都是在內房債危機全面爆發前買入的。 筆者經歷過的奇蹟包括: - 2021年6月,以超過 99 元沽出恒大債,恒大於一個月後暴雷。 - 2021年9月尾,在恒大已暴雷的市況下,接連沽出五張內房債,平均價超過 99 元,不但避開了其後的暴跌潮,目前其中兩個主體 CAPG 和 TPHL 更已宣布違約。 - 2021年11月,短炒 CENCHI 債,在不被市場看好的情況下如期兌付。 - 2021年12月,短炒兩張內房債,以平均價 97 元沽出獲利,其中一個主體 KWGPRO 一展再展,債價已相當於暴雷了的主體。 - 2022年3月,持有多時的 RONXIN 債在前一張債(一個月前到期)也經歷過山車的情況下,此債再於到期前半個月暴跌至五字頭,後在主體瘋狂回購的情況下如期兌付。三個月後,主體正式違約。 - 2022年3月,心血來潮下突然止蝕 GRNLGR 債,損失一成。兩個多月後,主體宣布展期,後來再展,最後仍難逃違約命運。 - 2022年4月,在毫無市場信心的情況下短炒 TPHL 並如期兌付。主體不足大半年後宣布全面違約。 - 2022年5月,短炒 GRNLHK 在到期前一星期,母公司突然宣布展期,此債卻在主體積極回購的情況下奇蹟如期兌付。 - 2022年7月,短炒 CENCHI 債,在到期前不足一個月內,市場傳出壞消息下從八字頭暴跌至 50 元,其後奇蹟地如期兌付。 - 2022年8月,短炒 AGILE 債,曾跌至三字頭但最後如期兌付。 - 2022年10月,以腰斬價買入 GRNLGR 債,其後於七字頭震走。不到一星期後,主體違反公開承諾宣布再度展期。 - 2023年7月,短炒 DALWAN 債,作為較優質及在內房及內地經濟風兩飄搖下仍被信賴的主體,在到期前兩個月內多次大幅波動,並最後一星期經歷過山車。外媒瘋狂炒作未經證實的負面消息,境內外債均被舞高弄低,不到 80 小時內從 96 元跌至 55 元再回升至 92 元以上。筆者捱過多次巨幅波動,最後忍痛於 90

中國奧園境外債重組計劃出台

原來昨晚出了,剛剛才知道。快閱一下,初步理解如下: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以 1:7 換算) 1) 新發行 Add Hero Notes 18 億美元、奧園票據 5 億美元、永續債 16 億美元、強制可換債 1.43 億美元及 14 億股(其中4億股為大股東舊股,無償送出)名義價值為每股 $1.06 的股票。總價值為 42.33 億美元或 296 億人民幣。 2) 境外總負債達人民幣 428 億(約美元 61 億),遠較新發行股債為多。 估計重組計劃之 nominal haircut 為 30% 。債權人實際損失當然遠大於此數,下述。 3) Add Hero Notes 18 億美元分成三個 Tranches (A, B, C),其中 Tranche A 又分成 A1, A2, A3:      Tranche A: 年息 7.5%      A1: USD 150m 本息於三年後歸還 (2026)     A2: USD 200m 本息於五年後歸還 (2028)     A3: USD 300m 本息於六年後歸還 (2029)     Tranche B:  USD 500m 本息於七年後歸還 (2030),年息 8.0%     Tranche C: USD 650m 本息於八年後歸還 (2031),年息 8.8%     有 Payment-in-kind ( PIK) 條款,首兩年可暫緩現金還息,其後半年最少有 2% 利息要付現金。     兩年半後不可再 PIK,另外 暫緩還息部分息率會增加 1%。 4) 奧園票據 5 億美元,年息 5.5%,可以 PIK,本息於八年後歸還 (2031)。 5) 永續債 16 億美元,首八年無息(你無睇錯,係八年都無息,唔係八年後一次過還滾存息),第九至十年 (2032 - 2033) 也只有 1% 息,其後兩年 2% 息,慢慢加到第 19-21 年 (2042 - 2044) 才有 9% 息,之後唔贖回就每年再加 3% 息。想還到二零四六,真心痴線,到時小弟差唔多六張,香港五十年不變 (笑?) 都就嚟到期。 永續債同樣可以 PIK,而且 PIK 未付的利息亦會利疊利。嘩,真係好著數啊! 6) 可轉債 1.43 億美元,無息,五年後 (2028) 強制轉換成 16.91 億股奧園股票,佔屆時總股數 29.9%。 7) 發行及轉

六月流水賬 (2023)

2023-06-05 非住宅物業如期成交。 買入兩個月到期債券,目標賺 8%。 2023-06-07 近 PAR 價沽出三月買入的 FOSUNI,三個月僅賺 3%,換馬個半月後到期的內房債,目標賺 8%。 需要抱怨的是,買入指令生效後不到十分鐘,主體傳出壞消息兼令債價大跌 6-7%。雖然後來壞消息被澄清並無即時影響,債價亦略為回升,仍感到耿耿於懷。 2023-06-09 澳洲又再加息,累計已加四厘,且明示會繼續加。 目前自住物業的按揭分成四個 loans,其中三個是固定利率,年利率 1.89 - 1.99%,另一個是浮息 offset 戶口 (即 mortgage linked),年利率 6.9%,加權利率是 2.86%。由於 offset 戶口完全覆蓋,利息支出是零,因此實際利率僅 1.57%。 然而,其中兩個 loans 的定息期下個月便會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浮息 6.9%。這也是大部分澳洲人目前面對的困境,不知年尾前會否有一波房產拋售潮。 Anyway,打去銀行要求減息,幾分鐘便由 6.9% 減至 5.99%。若不計及 offset 戶口資金,加權利率將升至 4.94%。計劃將澳元閒資匯往澳洲,賺取 5.99% 的無風險免息回報 (且預計今年內還會自動提升 2-3 次)。 2023-06-23 CENCHI 提早收皮 了,承前做法,劃一以十元入賬。 此債不幸在於七次反彈也沒有離場,不幸中之小幸在於原到期日後還收到差不多九元(利息、本金及同意費)。另外兩張展期債和其他未到期的美元債就沒那麽幸運,至今一個仙也沒收到。 恒大出事至今,只打靶了兩張債,一張是 CAPG,另一張便是 CENCHI。兩張都是較早期、在未有公開消息前已大跌,但心存僥倖。前者一早已經打靶,後者居然收了四期息(足足年半有多)才正式投降。

五月流水賬 (2023)

2023-05-02 剛賣出的非住宅物業已收到大訂。 2023-05-03 CENCHI 的同意費和利息俱入賬。 2023-05-04 澳洲加息 0.25%,美國加息 0.25%,香港加息 0.125%。 累計加幅:澳洲 3.75%,美國 5%,香港 0.75% (若以 H 按實際息率計則已達 1.4%)。 目前澳洲的 offset (即 mortgage linked) 息率已達 6.65%,且央行預期仍可能再加息。 目前香港的 mortgage linked 息率僅 2.9%,(對筆者而言)兩種貨幣之間息差高達 3.75%。 若美國加息預加持續降溫,澳元應當走強,目前的息差真的很吸引。 6.65% tax free risk free 回報,邊度搵?對於高收入人士,相當於 12.1% 稅前回報。 2023-05-10 已收到 CAPG 的同意費。 2023-05-17 沽出一月中以摸頂價買入的 FUTLAN,輸 18% 離場。 市況很惡劣,又重現去年下半年的信心危機,不知會否又見到遍地十蚊貨。 老碧八個月到期那張已破七(幸好八十幾蚊含淚走咗),小目標八個月到期已被腰斬,連無危機可言的路勁都畀人斬到三十厘。新城近期跟跌跌幅較小,目前仍有人願意以三十幾厘接貨。在目前中國的金融狀況和對地產的政策支持下,還有十五個月才到期的貨好難守。 難道今年要以不輸錢為目標? 2023-05-31 CENCHI 展期債的 5% 本金歸還已如期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