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7的文章

富士山下

圖片
上星期三出了一篇《渺小的我》系列的文章後,筆者突然忙碌了好幾天。一方面本業有點緊急的工作要優先處理,同時又要處理新租客的事宜。儘管 有時候比較忙碌,筆者仍會在上班時間偷空看其他Blogger的大作,但有部分Blog卻無故被公司的Network Block了,因此要看那些Blog便要靠手機或回家有空時才能閱讀。 萬萬料不到,筆者竟然錯過了某Blog上星期的一些精采留言! 大家也知道,香港的投資Blog界很少有關於物業的Blog,數目之少可說是「一隻手都數得哂」。相反,投資股票或以流動資產為主要內容的投資Blog,佔了投資Blog界的絕大多數。 筆者雖然寫很多樓市和自己在投資的故事(雖然暫時仍是以物業為主),但 自問從來沒有說過其他投資工具的不是 。筆者支持買樓自住,但也沒有反對(甚至沒有評論過)租樓行為。筆者也從來沒有踩低其他資產、抬高物業的行為,更沒有像某些樓市大好友般死撐樓市必勝,相反多次指出 樓市下跌 、 談物業投資的瓶頸 、 說物業市場的前景充滿挑戰 、甚至 希望政府扭轉物業市場的怪象 ,筆者 敢說自己是最客觀理性的物業分析者之一 。 在物業市場以外,筆者也身體力行地 支持停止於物業市場加注 、 把資產投向流動資產 (如Bond/REIT)。 近幾個月,筆者在做的投資,與很多Blogger一樣,我天真地以為大家也算是同路人。 有人的地方便有是非,這點筆者是最清楚不過, 但卻沒想到你自己不去招惹人,人家也可以憑空捏造來羞辱你、中傷你、老屈你 。筆者明白嘴巴長在別人臉上,別人要胡說自己做甚麼也阻止不了,正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但是筆者也明白,這世界上大部分人(包括自己)都不是智者,因此更可能發生的是「以訛傳訛」或「一個謊話說一百次便成了事實」。 筆者開這個Blog 本來說是為了紀錄自己的投資點滴,既寫成功也寫失敗,為 自己和太太「尋找生活之路」上留下一些點滴。筆者 澄清 不是為了誰 ,只是為了自己。 -------------------------- 1. 「有些博客自稱未夠30歲便管理3000萬資產,只是不知是姓『總』還是姓『浄』。」 本Blog左面的筆者簡介中,清清楚楚地顯示「29歲總資產突破3000萬」(筆者最近三個月絕對沒有更改這簡介)。 「總資產」很明顯是指Total Asset而不是Net Asset。 如果我要

萬事俱備 還欠甚麼?

圖片
與G分別後,筆者和女友在附近走來走去,聊著有關這個區、這個屋苑和這個放盤的一切。 女友對物業分析並不熟悉,卻是一個很好的挑戰者。如果你有充足的耐性和放下預設立場,她源源不絕的問題對抉策很有幫助。 買樓當然有風險,隨便說一堆如價格風險、流動性風險、投資遇上租霸的風險、政策風險、銀行不接受按揭申請的風險、室內潛藏的結構風險、肉眼看不到腦袋想不到的風險等,買或不買總有無限理由。有關風險,實際要考慮的是: 一、風險是否可控(有些風險是否杞人憂天); 二、風險是否可以量化(能否放入價格); 三、 不買是否沒有風險 (其他資產就沒有風險嗎)。 價格風險 價格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上,大家說樓價太高,是時候跌了!這句話邏輯上正確嗎?「樓價高」是「果」,那「因」是甚麼?自樓價大升以來,「因」有改變過嗎? 答案是 Yes and No. 短期因素的確有改變,那就是政府在半年前實施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SSD 。然而,實際導致樓價上漲的因素包括供應斷層、低息和量化寬鬆等,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過,甚至變本加厲(當時的按息已跌至 H+1% 左右)。似乎不買的價格風險比買入還要大。 流動性風險 物業市場從來都是低流動性的市場,加上有 SSD 存在,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如果買入行為是為了對沖物業價格對生活成本的影響,而 不是 為了投資犠牲其他流動性需要 (如做生意) ,那麼這個考慮很可能是多此一舉 。 按揭風險 銀行可能不承造按揭?這是有可能的,而且很多是股市財演、渾水摸魚的專家都會以此語重心長的勸戒人不要買樓。然而,當時筆者和女友雖然未考獲任何資格認證,但所處的行業也算是十分專業,收入穩定性直逼公務員,若連我們也借不到錢,銀行大概可以關門大吉。 其他風險 投資面對租霸風險很難量化,這點只能盡量規避,例如以高按金(三個月)或預收租金(寧願收平一點)去增加租霸的成本。有些人會以職業、家庭結構或收入證明去選擇租客,但筆者認為心理作用大於實際用途,因為職業租霸是無法從表面因素去區別。 政策風險就更難納入考慮因素中,因為連政府自己也不知道每一項政策會導致甚麼後果。 SSD起初在打擊炒家方面收到奇效,但同是出現鎖盤效應;後來的DSD、BSD令投資者和用家都不欲售樓,並在購買力積聚後大幅推升樓價;

世事都給他看透了

圖片
G先生似乎已習慣了潛在買家無聊的抱怨,並輕描淡寫地回應:「室內還容易解決, 其實 向北的寧靜才是這屋苑最大賣點。」 「不是吧,正常人人都想買向南樓。這邊也對著馬路也有小巴和校巴經過,向南那邊巴士很遠也不太吵耳吧。」 「馬路是其次,地鐵才是大問題。」 「地鐵怎會吵耳...晚上睡覺時也沒有地鐵了吧?」 「你試試早上五時多被第一班地鐵吵醒,便知道甚麼叫『攞命』。」G先生說畢,別轉過臉去,似是暗示筆者自己想想。 那一刻,筆者強烈地感受到G先生觀言察色的能力。大概他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 G先生向著大門方向走,邊說:「這裡可以享有半山的清幽、景觀,也有平地的方便。 另一邊的景觀如何,相信你們 也心中有數。 向南樓也要看前面是甚麼才有意思,如果前面是大海,當然無得輸。但這裡東南是唐樓的天台,西南是舊式公屋,夏天吹來的都是熱風。」 「向半山那邊建築物較疏,相信你也Feel到吧。」G先生向我招手,示意筆者 開窗感受一下。 那一刻,我的身體可能感受不到,但 筆者 的心裡真的有點Feeling。 「這裡 業主 開價320萬,已減到315萬,還有少少可以傾。這裡很少有放盤,尤其是向半山這邊,很搶手。」G先生打蛇隨棍上,開始游說工作。 那一刻我還未有心理準備還價,便亂說:「這裡租到幾錢?」 「10,000左右吧。如果略為裝修一下應該可以租到10,500 - 11,000。你心目中的價錢是多少?」G先生邊踏進升降機邊問。 「我看最近成交價也只有275 - 280萬,我的預算也是差不多吧。」我裝作預算有限,看他有何反應。 「R,那已經是農曆新年時的價錢,你也知道新年後小陽春升了一截吧。你不用急著還價,想清楚再告訴我吧。」G先生很禮貌地告訴我,他不會替我還那口價給業主。 說著說著,我們已經來離開了屋苑範圍。雖然我們沒有還價,G先生仍然保持著自然的笑容,道:「我還要等下一個客人看這單位,就不送你們了,如果你們有興趣便致電給我。若有新放盤我也會主動告訴你。」 想不到放盤少的威力如此大,這個寂寂無名的屋苑的睇樓客也一個接著一個來。臨走時,筆者再問了一句:「業主有收過offer嗎?」 G先生說:「當然有,昨天的客出價295萬他也不肯賣呢。」然後他拿起電話,向我們 揮手示

對巴菲特的誤解 (下)

圖片
誤解四:巴菲特只喜歡現金、不喜歡槓桿 多年來的低息環境令巴郡嚴重水浸,有段時間它 是全球最多的現金或等值資產的公司(目前是蘋果公司),然後有很多分析或報導指巴菲特成功之道是長期持有大量現金,因此可以在市場恐慌時出手,云云。 巴菲特成功之道是 現金流 ,不是現金 。事實上,近十年巴郡很少出手機會, 高現金水平 反而大幅拖低巴郡的回報。有一陣子甚至因此導致巴郡股價不振,令股神跌出富豪榜三甲。 在 美國長年低息期 之前,巴郡是 靠旗下的保險或再保險公司提供源源不絕的保費收入 。金融機構背後都是高槓桿, 保險 或 再保險公司是槓桿最巨大的行業之一,而且其收入比銀行更穩定。 巴郡與其他保險 或再保險 公司的主要分別,第一是其他保險公司幾乎只靠定息收入產品以保證償付能力(Solvency Margin),而巴郡( 以前) 卻幾乎完全倚賴股息收入。在傳統保險或再保險公司角度來看,這種靠主動回報的模式是非常危險,變相鼓勵進行高風險對賭活動。 曾經有再保險公司採取此策略,在21世紀初企圖複製巴郡模式,最後在金融海嘯中幾乎沒頂 。第二是巴郡從不派發股息,令資本保持增長,有助維持槓桿模式。 巴菲特本人的長期持有能力,並非 一般 靠系統運作的企業能夠複製,除非該公司由一兩個人全權決定公司所有投資項目。 作為巴菲特過去成功的關鍵,槓桿操作應記一功,而且是核心功績之一 。 誤解五:巴菲特是神,總是向前看,不會後悔決定 金融海嘯後,巴菲特多談了他過往做過的的錯誤決定: 1. 1960年代:收購經營紡織業務的巴郡 2. 1980年代:沒有大手投資房貸公司 3. 1987年:拯救所羅門公司 4. 1989年:錯誤買入已在懸崖邊的傳統航空業 5. 1998-99年:沒有出售可口可樂的股票 6. 2007年:在A股上市前兩三個月便賣出中國石油 7. 2008年:過早判斷金融海嘯已結束 8. 2010年代:錯過所有科技巨擘,包括Amazon, Google, Apple等,但買錯了IBM 誤解六:巴菲特是成功的投資者,他從不賭博 巴菲特常告誡投資者要長期持有資產,加上他 的 成功光環,似乎和賭博這種負面行為完全沾不上邊。 先不論利用保險或再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來買股票是否賭博,巴菲特本身是否完全否定賭博?筆者不以為然。 個案一:康菲石油 巴菲特於2008年中公開表

對巴菲特的誤解 (上)

圖片
巴菲特在2008年成為世界首富,雖然其 後被超越,但近二十年來一直排在Forbes Billionaire排行榜首四位,自此 稱巴菲特為股神,相信整個投資界都沒有人敢反對,很多時候甚至出現偶像式崇拜。不少巴菲特的粉絲為了維護偶像,四出攻擊其他投資理論,迫人接受價值投資才是王道。 筆者在2006年認識巴菲特,看過無數有關他的報導、著作、金句,並迷戀上價值投資。上述的盲撐行為,年少時或多或少都做過。然而,實戰經驗告訴我,股神也是人,股神也會犯錯,而且是不斷犯錯。誠如德國投機家科斯托蘭尼所言,一個投機者在100次投機行為中,贏51次就足夠了。 巴菲特也一樣,成為股神後,他的成功故事被放大,失敗例子卻被擱在一旁 。 傳媒都喜歡神化傳奇人物,但筆者認為, 擁抱成功的例子只會帶來毀滅性後果。學懂失敗、了解錯誤、認清偏誤,才是投資心法精要所在 。這篇文章關於大眾對巴菲特的誤解,是根據筆者多年來對巴菲特的認識而寫成。若當中隱含了錯誤的資訊或對其誤解的誤解,煩請網友不吝指出。 誤解一: 巴菲特靠選股致富 很多人誤認巴菲特是選股聖手,以為巴菲特是靠在數千隻股票中尋找幾隻股票,然後集中持有致富。這多是因為(尤其是大中華地區的人)不少人對巴菲特的認識來自中國石油、比亞迪、可口可樂等股票,動輒十倍八倍的回報令人誤以為巴菲特是因選對了股票而成功。 當然, 巴菲特選的股票絕非壞股票,因此才能靠長期持有致富,但同時他所選的也不是傳奇性的公司,甚至連回報也不是特別好 。以可口可樂為例,巴菲特持有近30年,回報約12倍,其年度化回報其實只有9.2%,連同股息也只是12%左右,比巴郡本身的長期回報(20%)還要低一大截。如果將可口可樂換成類似的傳統具品牌價值的企業,如麥當勞、迪士尼等,其回報可能比可口可樂還好。 巴菲特也有選股失敗的例子,近幾年最大失敗莫過於破天荒投資「科技股」IBM,堅持投資傳統企業令巴菲特蒙受損失。如果巴菲特當時 隨便另 選一隻大型的科技股,如Apple, Amazon, Tencent, Google,甚至是業務較傳統的Microsoft,都不至於如IBM般失敗。其他著名例子還有康菲石油、美國銀行(2008)、巴郡本身等。 誤解二:巴菲特是撈底高手 這是另一個大眾對巴菲特的嚴重誤解,筆者懷疑又是因為中國石油。大家請認清事實,2003年是香港經濟的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