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即使閣下是澳洲稅務居民,其實稅制也不複雜,甚至可能比香港還要簡單。以下列舉一些香港與澳洲稅務的異同(筆者並不保證列舉了所有內容): 1) 薪俸稅、物業稅、利得稅與個人入息課稅? 香港的稅制其實不太簡單,複雜在於如何報稅可慳到最多稅。為何大家總有香港稅制簡單的感覺呢?因為報稅時剔好了某幾格,稅局會自動幫你計算出最便宜的稅款。 澳洲針對稅務居民的個人收入的徵稅其實十分簡單,只有 Income Tax,以香港的稅制來看,可說只有個人入息課稅,但是需報稅的收入眾多,包括薪酬、個人利得、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交易收入、資本增值、租金、海外收入乃至外幣資產的匯率差等等,均需上報入息稅。簡單點說,所有以澳元計價賺得的收入,均需報稅。 稅率方面,以年收入計如下: 如上圖所示,香港與澳洲的收入稅都是累進制,真正要納 45% 的收入的人其實極少。以一般人年收入 A$55,000 為例(即年薪港幣 30 萬),實際稅率是 17%;即使年收入達 A$200,000,實際稅率也不過是 31.5%,即使計入 Medicare levy(全國醫保徵費)也只是 33.5%,而且澳洲現在正逐年減稅中。 有時聽到香港人說「外國稅率高,收入隨便要交四成稅」云云,其實是因為不了解。 2) 免稅額 (Allowances) 與扣除 (Deductions) 澳洲與香港兩地的文化差異,也反映在稅務上。澳洲沒有供養父母免稅額,甚至子女免稅額也沒有。不過有子女的永久居民可以享有其他福利,包括現金津貼和幼兒院津貼等(筆者未有子女,詳情不太清楚)。 扣除方面,澳洲則比香港闊綽,打工仔與收入有關連的支出很多都能扣除,就像在香港開公司做生意一樣。香港打工仔要申報扣除比較困難,除非屬自僱人士,或者走灰色地帶用無限公司 + 個人入息課稅去享用扣除,但是香港稅局也不是省油的燈,這樣做稅務風險頗大。 3) 股息與利息收入 香港人不用就股息、銀行利息和債息收入納稅,但澳洲梲務居民則要 100% 納足。 4) 合併評稅 澳洲的文化沒有夫妻共產的概念,因此也沒有夫妻合併評稅的機制。如果兩公婆希望共產,而收入又相距甚遠,請自行「分配」收入和扣除。因此,Tax planning 十分重要。 5) 澳洲有沒有資本增值稅? 澳洲並沒有這種稅「資本增值稅」,但是「資本增值」所賺的錢需要計入 Income Tax 的收入內,變相需要納稅。 有人說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