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8的文章

《出走大洋路》系列 - 未試過又怎知不行?

圖片
既然移民顧問也無法提供一致的答案,那麽向評核機構直接進貢可能成為惟一的確認途徑了。首次進貢費用為A$880,即港幣五千多元,而上訴或重新評核亦需四千多元。雖然不算很貴,但若失敗了再來數回合也所費不菲,而且費時失事。 一旦移民政策再收緊,則得不償失矣。 至此,筆者已決定了直闖評核機構,同時再上網尋找更多可靠的意見。上載文件的時候,筆者又發現原來評核機構要求每份申請都要提供CV一份,即評核者除了看資歷和受僱文件外,也會參考申請者如何介紹讀書和在職生涯每一部分與Nominated Occupation有多大關係。 對於最擅長「說之以理、動之以情」的筆者來說,這實在是太好了! 於是筆者投放大量時間在這部分, 務求評核員對筆者每一項資歷、每一份工作、以至大學的課程、考試的內容都有相當的認知 ,目的是令他明白筆者過去十年的經歷都是圍繞著這項職業。正常人只會寫一頁A4紙的CV,而筆者則寫了三頁,將經歷斬成三份: 1) Pre-qualification education 筆者先將所修讀的「金融工程學」形容成highly relevant with Nominated Occupation,並將大學Transcript所列的課程編號有系統地分成「完全相符」、「高度相關」及「與專業資格有關」部分,並且指出每一個課程與專業資格等級的相關度,更強調在學期間已做過internship of Nominated Occupation。 2) Post-qualification education / designation attainment 由於澳洲相關專業資格的框架與筆者所考的北美專業資格有所不同,為免評核員因不熟悉而胡亂打折,筆者在CV中把專業資格的考試和Module等分組,並將之轉換成澳洲專業各級資格。 筆者甚至連相關專業資格的官方網站、如何 轉換 不同國家的 專業資格 等資訊及其網址皆羅列清楚 ,令評核員知道筆者在畢業之前便已考獲專業大部分入門資格,以便爭取扣減更少的工作經驗。 3) Post-qualification work experience 在工作經驗方面,筆者將所有工作的內容重寫一次,並儘量使用官方認可的職業相關字眼來描述過往的任務。 整體資歷和經驗的排列方式是為了達到終極目標:評核員認可筆者所有

你不會輸,但你不能贏

圖片
與朋友WhatsApp亂聊一通,不知怎地由投資談到了生活,又由生活說到career。然後,又回到了老問題:打工,真係無得輸? 沒錯, 撇除投資不說 ,打工的本質就是無得輸。 股東出錢,贏就袋九成,輸就自己食。 管理層出腦,贏之前講定點分,輸就袋份高薪找下一條水魚。 打工仔出時間,贏咗才有得分少少,但是無得輸。 按此推論,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打工仔,所以大部分人都無得輸。 問題來了:這世上要做到雙贏已經很難,有甚麼可能大部分人都贏? 有! 當大家追求的東西不同時,便可以締造多贏。但這同時意味著,若大家所追求的東西一致,便不可能製造如此多的贏家。 不要拗甚麼「我返這份工是為了多點時間留給家庭」、「返工是為挑戰不是為錢」,筆者不是想說work life balance。Work life balance係人都明,亦不是每人都適合不打工,更不是每人都有資格不打工。 筆者想說的是, 認清工作包含金錢回報的事實,而這部分回報的所謂「無得輸」,其實同時「無得贏」。 不管你返工如何善用時間,不管你工餘時間如何善待自己和家人,你也無法否定「每天那八小時就是貢獻了給公司」這個事實。 打工無問題,只要不過度美化了打工就OK。 講到尾,投資真是很重要。留意上文強調了「撇除投資不說」,因為只要投資成績過得去,以上的就成了廢話。 看著那些投資屢戰屢敗的人兄,說到工作眉飛色舞,彷彿全世界只有他是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自己投資失敗,卻指著人家的投資項目大放厥詞。酸到隔住個mon都聞到、駁住幾萬公里的fibre都feel到。 忽然又諗起法子兄的一句話: 比武,你打十次輸十次之後,你會知道自己技不如人。 投資,你估十次錯十次之後,你還會以為自己英明神武,依然滔滔不絕。 投資重要,不過還是不及謙卑、自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