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WhatsApp亂聊一通,不知怎地由投資談到了生活,又由生活說到career。然後,又回到了老問題:打工,真係無得輸?
沒錯,
撇除投資不說,打工的本質就是無得輸。
股東出錢,贏就袋九成,輸就自己食。
管理層出腦,贏之前講定點分,輸就袋份高薪找下一條水魚。
打工仔出時間,贏咗才有得分少少,但是無得輸。
按此推論,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打工仔,所以大部分人都無得輸。
問題來了:這世上要做到雙贏已經很難,有甚麼可能大部分人都贏?
有!
當大家追求的東西不同時,便可以締造多贏。但這同時意味著,若大家所追求的東西一致,便不可能製造如此多的贏家。
不要拗甚麼「我返這份工是為了多點時間留給家庭」、「返工是為挑戰不是為錢」,筆者不是想說work life balance。Work life balance係人都明,亦不是每人都適合不打工,更不是每人都有資格不打工。
筆者想說的是,
認清工作包含金錢回報的事實,而這部分回報的所謂「無得輸」,其實同時「無得贏」。
不管你返工如何善用時間,不管你工餘時間如何善待自己和家人,你也無法否定「每天那八小時就是貢獻了給公司」這個事實。
打工無問題,只要不過度美化了打工就OK。
講到尾,投資真是很重要。留意上文強調了「撇除投資不說」,因為只要投資成績過得去,以上的就成了廢話。
看著那些投資屢戰屢敗的人兄,說到工作眉飛色舞,彷彿全世界只有他是過著夢寐以求的生活。自己投資失敗,卻指著人家的投資項目大放厥詞。酸到隔住個mon都聞到、駁住幾萬公里的fibre都feel到。
忽然又諗起法子兄的一句話:
比武,你打十次輸十次之後,你會知道自己技不如人。
投資,你估十次錯十次之後,你還會以為自己英明神武,依然滔滔不絕。
投資重要,不過還是不及謙卑、自重。共勉之!
法子大師這段比武比喻,甚為經典,值得投資人引以為戒!
回覆刪除小弟再加另一句自己十分喜歡的林奮強佳句:若果解釋不到現在,別妄圖預測將來,因為一定錯到離譜。
恰恰市場充斥大量對過去預測過去全錯的專家對未來的推測,豈不怪哉!
在市場面前,的確要時刻謙卑,自省。
市場充滿噪音,所謂分析能力只是流於表面,就算讓你了解到刻下的狀況又如何?
刪除一天後就翻地覆地,與其分析不如接受這個世界full of uncertainty,擁抱它來獲得回報吧!
打工是因為窮頂硬上
回覆刪除窮不是罪,也不是羞恥,為何有些人總要強調打工不是為錢?
刪除政府醫護人員已經係,如果唔係就做私院
刪除亦唔會專科揀骨科咁搵唔到食
說得很對。我每天所貢獻的是最寶貴那八小時!
回覆刪除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甚麼是作,值得商榷。
刪除點解每日都要7點幾8點起身, 迫巴士, 著件狗衫 (老西) 番工俾人問候母親咁不孝?
回覆刪除係愛吖, 定係責任呀?
係窮呀. DLKH.....
因為無錢, 所以打工 (99%)
淨番1% 係因為NON-MONETARY FACTORS, 例如俾人刷鞋呀, 可以指揮別人, 前呼後擁等等刷下存在感
對屋企有愛同責任可能係返工ge原因,亦可能係不想脫貧的藉口。
刪除至於光環問題,我以前已經寫過:
http://rmylife1987.blogspot.com/2017/01/blog-post_12.html
打工就像買債券,長時間穩定但有 Default 機會(裁員),而且不懂得適量槓桿(真心努力工作,不懂 Delegate / Office Politics / 借其他外力)只會長期輸通脹(薪金與年資、經驗不相稱,窮忙)。
回覆刪除如果一個 Portfolio 只有 100% 債券,輸的機會很微,但當然絕對不能贏。投資也要講資產配置,何況是人生!
福祿壽兄的比喻甚妙!精準一點說是通脹掛勾債券(如果公司會加人工的話),升到高層可能是convertible bond。槓桿即是presentation + networking啦,哈哈哈。要薪金年資相稱除了槓桿,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炒bond(跳糟)。
刪除裁員是否可視為default?又不太像是,因為打工的本金是時間,裁員不會剝削你的時間,反而被迫放無薪假可能會。或者咁講,裁員只係行使係callable bond的call feature。真正的default應該是公司突然執笠兼走數,有汗出無糧出,不過今時今日機會微乎其微。
打工不應論輸贏,根本是一項交易,以自己的時間、精力(有時還有自尊)去交換金錢,最多係賣貴定賣平咗。你可以去買嘢然後話自己贏咗對方咩?
回覆刪除至於說甚麼工作就是貢獻社會,試下叫他肯不肯自願減薪或無薪工作吧!
風中兄,我所指的贏輸係相對底薪(或加上expected bonus),即係你已接受賣出時間的價格。只要公司運作正常,打工一定會有糧出,所以是無得輸。
刪除套用風兄的例子,去買嘢當然冇話贏定輸,但如果買完發覺件貨比你想像中有用得多/數量多過你預期/質素超好/好耐用,咁我就當贏(賺)咗。但是打工就冇可能贏,要「出咗半斤力,想話攞返足八兩」都好困難,仲要「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通脹」!
///至於說甚麼工作就是貢獻社會,試下叫他肯不肯自願減薪或無薪工作吧!
這個我已經跟他說過,回覆很好笑:「Sorry, 呢個問題唔make sense, 因為任何私人市場工作既value係由市場定奪. 所以無薪工作現實上係不會出現. 」
夏蟲不可語冰是也!
工資是打工輸左時間之後既補償, 所以應該睇做先輸後補(補唔補得足就好主觀)。
回覆刪除補唔足就輸了...而事實上有盈利的公司,正常應該補唔足。
刪除補得足嗰啲公司多數執笠收場,哈哈哈。
哈, 無錯, 其實如果係用每員工產出盈利嚟計, 應該要補唔知幾多倍, 不過當然, 老細有股權, 所以又唔同計法。
刪除老闆除咗股權(出錢),仲有entrepreneurship
刪除打工本質性絕對係一個交易,無得輸只係及因為輸極都係一份工,吾會係負數,最多無左份工變0...
回覆刪除正確解讀,又或者叫做無風險啦,只係好穩定咁輸時間...
刪除R兄您好!小弟想請教一下R兄的想法,望能指點一二。
回覆刪除小弟有兩款內房債,一個是鑫苑(XIN),到期日為一年多一點;另一個是恆大(3333),到期日為3.6年後。現今看來恆大的債年份是遠了點,可幸的是兩款直債都是現金Full paid,沒有進行任何借貸。
現在兩款債都已經跌到$90附近,鑫苑債小弟認為可以不理直至一年後到期,至於恆大債小弟怕往後債價不斷下跌,途中再出幾個壞消息以致小弟心理負擔不起而沽出。R兄你早前提點blog友長債價格下跌風險小弟當然明白,可惜債券買賣手續費太高而當時沒有轉去短債。R兄你覺得現況可以怎樣處理較為妥當?
謝謝R兄!
迷惘兄你好,筆者對債券只略懂一二,不敢指點,不過可以唔知醜分享下。
刪除沒有借貸,即是不會因價格波動而被斬倉。既然師兄當初願意以X%的YTM買入,繼續持有到期也能賺到每年X%,又何必因為債價下跌而自尋煩惱?
你需要做的是重新確認你的債券發行商在到期前會否違約,在覺得機會微,便無需理會,專心收息便可。不要手痕又溝下貨便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K1_18IPdwQ
刪除R兄對於此人分析有向意見?
迷惘兄,我認為片段首45分鐘的分析比較粗疏、結論也很籠統,基本上就是講者用來呼應自己的投資行動。我並非認為他說的不會發生,但是有點誇大了。正如主持人所說,就算有幾百億違約,也只相當於總債務的不足0.5%,影響的是人心(預期)和資金流動多於實質影響。
刪除應用在你的情況上,我還是那句,若然你認為這一波問題會令你的債券違約,那就沽掉吧。但假如強如恒大也倒下(非政治鬥爭),中國應該接近玩完了。
至於最後15分鐘主要講inverted yield curve,相信讀者都知道這是美國衰退先兆,無需故弄玄虛。問題是(1)現時仍未inverted; (2) inverted yield curve出現後平均仍要等1年才會見頂(見頂不等於即是爆煲)。換句話說,在inverted yield curve出現前便走火警,損失的可能比看到火光才離開更大。
謝謝R兄非常深入的分析! 多謝你!
刪除祝投資路上一帆風順!
謝謝,希望筆者愚見幫到你。
刪除也祝你投資成功。
R兄您好!小弟想請教一下R兄的想法,望能指點一二。
回覆刪除小弟有兩款內房債,一個是鑫苑(XIN),到期日為一年多一點;另一個是恆大(3333),到期日為3.6年後。現今看來恆大的債年份是遠了點,可幸的是兩款直債都是現金Full paid,沒有進行任何借貸。
現在兩款債都已經跌到$90附近,鑫苑債小弟認為可以不理直至一年後到期,至於恆大債小弟怕往後債價不斷下跌,途中再出幾個壞消息以致小弟心理負擔不起而沽出。R兄你早前提點blog友長債價格下跌風險小弟當然明白,可惜債券買賣手續費太高而沒有轉回短債。R兄你覺得現況可以怎樣處理較為妥當?
謝謝R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