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三個「五年計劃」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8月 04, 2020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等.食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5月 03, 2018 市場水盡鵝飛,我本樂得清閒 百無聊賴之際,胡亂寫幾句 與家人吃飯,通常等埋先食 與朋友吃飯,往往係食住等 你喜歡等,還是喜歡食? 亂吃一通,吃膩了便不能再吃。 死等不吃,卻會在不知不覺間餓昏。 食,要先等。 等,不忘食。 亂世之中,吃點簡單的前菜,兩三分飽等主菜;一時三刻未等到,換碟前菜,再等過。 等不到好吃的,毋寧不吃;看到好吃的,一把抓住它。 等到甚麼時候? 抓得住的時候。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快活谷小子財自之路5月 03, 2018等,不忘食最緊要的係食,唔係等R兄呢篇文,好有深意投資人亦要明白等的成本並非SUNK COST係OPPORTUNITY COST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3, 2018等還等,記得食少少嘢唔好餓壞。刪除回覆回覆回覆艾力萊茵5月 03, 2018即係Margin唔好用到咁盡,唔係到時食飽晒見到1蚊斤波士頓大龍蝦都食唔到XD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3, 2018食啲唔會飽ge嘢咪唔怕食滯囉!刪除回覆回覆艾力萊茵5月 04, 2018但係人性係貪心的,所以好多時都係會不自覺食多左 XD要好似R兄所言 識揀D食唔飽既其實都係自身修為同定力既表現黎刪除回覆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4, 2018耐力、定力、實力,決一不可。刪除回覆回覆回覆嚴櫻5月 03, 2018會唔會飢不擇食XDXD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4, 2018那就要準備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刪除回覆回覆回覆April Lo5月 03, 2018很好的比喻!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4, 2018謝謝! 有空多來看看^^刪除回覆回覆回覆匿名5月 07, 2018師兄你好,有關按揭想請教一下本人有按揭為h+0.7%,但封頂位係p-2.6%請問值唔值得轉按?唔知之後會唔會下下到頂比起新造按揭封頂位為p-2.85%為高先行謝過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7, 2018匿名兄你好,HIBOR和USD LIBOR的息差仍然很闊,HIBOR 上升空間甚大。我認為你所說「下下到頂」的情況在不久將來便會成為常態。如果我是你,不論為cash rebate、備用資金還是低息,都必定選擇轉按。刪除回覆回覆回覆三人行5月 07, 2018R兄,好有哲理的一段文字。等其實知易行難,高點往往捨不得走,到低點時往往無資本。回覆刪除回覆Murciélago@Australia5月 07, 2018三人行兄,謝謝光臨和回覆。知道何時等待,懂得何時出手,收放自如才是投資最高境界。我仍在學習當中呢。刪除回覆回覆回覆新增留言載入更多… 張貼留言
三月流水賬 (2022) - 3月 31, 2022 2022-03-01 RONXIN 債本息俱入賬。 內房又現新一輪股債雙殺潮,FTLNHD 中伏,被 PB cut LV 至零。FTLNHD 已是民企中實力最強的一批民企,僅次於龍湖、碧桂園和旭輝,商管收益連年暴升,流動性並非僅靠賣樓收入和融資,卻也無奈被拖累。 2022-03-07 油價飆升,風險資產泥沙俱下(High Beta 尤甚),內房債若非違約,跌幅也不見得特別大。 沽出一張 GRNLGR 債,實現虧損是已結算債券中最大的。但考慮到年初至今僅跌去 4.5%,大幅跑贏其他流動資產,先把錢收回來看有沒有更值得的投資吧。 曾經被視為與旭輝同樣安全的龍光,在一片喧嚷中躺平了。又一個由市場求仁得仁的個案。 2022-03-17 成功收樓,做七成按揭,已放租,期待正現金流。 原本預算租金回報率約 4%,但租賃經紀說租盤市場很缺貨,很多租客等租樓,應該有 4.6% 回報。我很懷疑,但既然她這樣說就由佢玩,反正我也不急。 2022-03-21 新購物業已出租,星期五起租,回報率竟然真的超過 4.6%,令人喜出望外。 2022-03-23 已沽出 GRNLGR 的資金甚麼也沒有買,內房債暖風漸至,買一張一個月內到期,搏賺 20%。 2022-03-29 簽臨約,再買一間澳洲市郊的四房物業,預期租金回報 4.5%。 此屋將成筆者手持第八間住宅物業。 2022-03-31 PB 真白痴,危機過了一大半才搞信貸質素最健康的公司的 LV。繼月初 FTLNHD 被搞,現在連行輕資產商管模式的、不久前才集資幾百億的 DALWAN 的 LV 也清零,簡直不知所謂。流動資金搬了往澳洲,為免在國際間調來調去,惟有以近 PAR 位沽出(還有不足一個月便到期,唉)。 基於資產流動性低而將 LV 清零是一種「斬腳趾避沙蟲」的神邏輯。Margin requirement 的存在是考慮到資產突然下跌的幅度及因流動性不足而劈價賣出的雙重損失,例如 75% LV 相當於此雙重損失不會超過 25%。若流動性大跌,劈價幅度可能會多兩三成,那麽具 75% LV 實力的資產應酌量減至 50%,甚或 30%。觀乎過去幾個月市況,即使在最黑暗時期,最惡劣的資產跌得最急的時候,也不會一天內跌 50%。因此 30% 已經是保守到不能再保守,也是某證券行無腦地劃一 LV 的原則。 將 LV 清零,流動性不足的考慮已自動消失 閱讀完整內容
十月流水賬 (2022) - 10月 31, 2022 2022-10-03 買入三個多月後到期債券,潛在回報 95%。 這隻只有六七成把握,但市場卻認為只有兩三成希望,值搏率搭夠。 走火入魔? 最多咪嘔返廿幾蚊畀佢...CFLD 一隻都輸成兩嚿水啦... 2022-10-06 疑似中伏。有消息人士話公司有銀團貸款想延期還,如果屬實係幾驚嚇。 問題是,尋日先撤銷標普評級,今日即刻傳延期,有無咁巧合?乜消息人士唔知道國慶長假,有利息到期會唔假期前安排好或者傾?長假期除咗 default 可以做到啲乜?我唔相信內房經歷咗一年風暴仲會咁豬兜。 消息雖然幾假下,但係市場好 buy。 無他,內房債杯弓蛇影已不是新鮮事。加上價格已近展期價,呢個價沽仲唔係司馬昭之心? 不得不承認的是,買入價安全邊際不夠高。之前齋諗國慶假期前後(加上二十大嚟講),宏觀上唔會有大件事,忘記長假期間境外先係搵食時機。 又上一課。 2022-10-11 唉!明明九月底話咗十月圍城唔好亂搞。今次真係走火入魔啦! 旭輝美元債違約。 手起刀落,十日輸 72% 離場。唔計衍生工具,從未試過咁短時間輸咁大幅度。 冇辦法,願賭服輸,話明係賭佢死唔去,衰咗我唔會再磨爛蓆。只係冇諗過佢會直接違約 interest payment,而唔係違本金,搞到斬纜時連 coupon payment 都拎唔返。 今年十戰全勝紀錄斷纜。 2022-10-21 外電報導, Debtwire引述兩名知情人士報導稱,綠地於10月15日拖欠包括公司原本3億美元而後擴大的銀團貸款。報導中兩名人士都未言明分期償付規模。綠地並未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綠地2023到期的6.75%債券挫12.7美分,至17.2美分,邁向5月崩跌以來的最大挫幅。 又係臨天光瀨尿。 這張只剩三星期便到期,按過去綠地的經驗及推斷,突發違約的機率非常非常低。即使報導中的銀團貸款沒有還錢,也不代表綠地不會還美元債,因為這間公司本來就喜歡不跟章法出牌,會選擇性還錢。 但是,被旭輝一役嚴重打擊後,脆弱的信心傳導到其他持貨。 GRNLGR 到期前三星期止賺離場,只賺 18%。(原計劃可賺 69%,上星期賬面仍賺緊 45%) 當失去信心了,利潤就不再屬於投機者。 再次證明,做錯一個決定,影響遠不止那次止蝕的成本。 這個十月,儘管沒有被股災拖累,卻因一次失手、三個動作就輸掉了七位數,令下半年以輸錢作結。 2022-10-24 痴咗線,我竟然將 閱讀完整內容
八月流水賬 (2022) - 8月 30, 2022 2022-08-03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2/0731/2022073100034_c.pdf 原來又係自己買返,70 蚊買到 95 蚊。繼三月融信後又一奇蹟達陣。 2022-08-08 五月買的 FTLNHD 已到期,三個月回報 12%。 六月買的 CENCHI 已到期,兩個月回報 17%。 CENCHI 想埋怨一下,冒了 100% 回報的風險卻只賺到 17%。然後又反問自己,當初若沒有買入,又夠不夠膽在 $50 樓下入貨?答案很可能是不。 反而應該考慮何不: (A) SOE 入股通告時買入,當時回報有 27%;或 (B) SOE 簽訂買賣合約後買入,當時回報達 33-43%。 惟一解釋是當時並非以 SOE 成功入股為買入原因, 後來才發現自己沒有對自己說真話。 2022-08-09 買入一張不到一個月到期,潛在回報 6%。 2022-08-11 考慮兩種選擇: (A) $80 買一天到期;(B) $60 買兩天到期 如果單以回報考慮,選擇 B 顯然是愚蠢的。因為兩個月到期的風險肯定超出一個月到期的一倍,但回報卻不足一倍。然而,內房債已 distress 到曠古鑠今的地步,不能不考慮輸面。 經過分析,期望值如下: (A) $95.3;(B) $80.3 - $87.8 (略近低端) 2022-08-15 放手一搏,買入一張不到三個月到期,潛在回報 69%。 2022-08-22 DALWAN 2022/12 80 -> 94 CIFIHG 2023/01 55 -> 83 COGARD 2023/01 66 -> 86 完全是 FOMO... 又再一次證明,要勇氣接掉下來的尖刀,真的不容易。 2022-08-31 AGILE 債券到期,三星期賺 6%。 過去一年執雞利潤累積已足夠抵銷 CAPG 的損失有餘,現在開始填 CFLD 違約造成的巨坑,後者的損失是前者的接近兩倍。 閱讀完整內容
四月流水賬 (2022) - 4月 28, 2022 2022-04-08 提前沽出 FTLNHD 債券,為市況再度轉差作準備。兩個零月執 14%。 2022-04-11 短期市況極不明朗,換入另一張還有不到半個月便到期的債券。 2022-04-12 手痕 set 天價賣出昨天買入的債券,居然又成交了,一天賺了十幾天回報的一半。 慘就慘在又要搵另一隻買,自作自受。 留一天與你喘息,真的只有一天啊。 2022-04-19 長假前下的盤在假期後成交了,個零月搏賺 15%。 2022-04-21 TPHL 債券到期贖回,成功在少於一個月內賺 >20%。 2022-04-28 中梁控股(02772)公佈,於本公告日期,該公司根據交換要約及同意徵求備忘錄所載條款及在其條件規限下,就至少約2.61億美元或2022年5月票據未償還本金額的90%及約3.96億美元或2022年7月票據未償還本金額的90%開始交換要約,並徵求合資格持有人同意對規管交換票據的契約的若干建議修訂。 又死一間,越來越安全了! 閱讀完整內容
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 7月 21, 2020 即使閣下是澳洲稅務居民,其實稅制也不複雜,甚至可能比香港還要簡單。以下列舉一些香港與澳洲稅務的異同(筆者並不保證列舉了所有內容): 1) 薪俸稅、物業稅、利得稅與個人入息課稅? 香港的稅制其實不太簡單,複雜在於如何報稅可慳到最多稅。為何大家總有香港稅制簡單的感覺呢?因為報稅時剔好了某幾格,稅局會自動幫你計算出最便宜的稅款。 澳洲針對稅務居民的個人收入的徵稅其實十分簡單,只有 Income Tax,以香港的稅制來看,可說只有個人入息課稅,但是需報稅的收入眾多,包括薪酬、個人利得、股息收入、利息收入、交易收入、資本增值、租金、海外收入乃至外幣資產的匯率差等等,均需上報入息稅。簡單點說,所有以澳元計價賺得的收入,均需報稅。 稅率方面,以年收入計如下: 如上圖所示,香港與澳洲的收入稅都是累進制,真正要納 45% 的收入的人其實極少。以一般人年收入 A$55,000 為例(即年薪港幣 30 萬),實際稅率是 17%;即使年收入達 A$200,000,實際稅率也不過是 31.5%,即使計入 Medicare levy(全國醫保徵費)也只是 33.5%,而且澳洲現在正逐年減稅中。 有時聽到香港人說「外國稅率高,收入隨便要交四成稅」云云,其實是因為不了解。 2) 免稅額 (Allowances) 與扣除 (Deductions) 澳洲與香港兩地的文化差異,也反映在稅務上。澳洲沒有供養父母免稅額,甚至子女免稅額也沒有。不過有子女的永久居民可以享有其他福利,包括現金津貼和幼兒院津貼等(筆者未有子女,詳情不太清楚)。 扣除方面,澳洲則比香港闊綽,打工仔與收入有關連的支出很多都能扣除,就像在香港開公司做生意一樣。香港打工仔要申報扣除比較困難,除非屬自僱人士,或者走灰色地帶用無限公司 + 個人入息課稅去享用扣除,但是香港稅局也不是省油的燈,這樣做稅務風險頗大。 3) 股息與利息收入 香港人不用就股息、銀行利息和債息收入納稅,但澳洲梲務居民則要 100% 納足。 4) 合併評稅 澳洲的文化沒有夫妻共產的概念,因此也沒有夫妻合併評稅的機制。如果兩公婆希望共產,而收入又相距甚遠,請自行「分配」收入和扣除。因此,Tax planning 十分重要。 5) 澳洲有沒有資本增值稅? 澳洲並沒有這種稅「資本增值稅」,但是「資本增值」所賺的錢需要計入 Income Tax 的收入內,變相需要納稅。 有人說賣 閱讀完整內容
五月流水賬 (2022) - 5月 27, 2022 2022-05-04 增持澳元。 這筆錢原本是三個月前用作買屋,因時間太趕直接 draw 了三個月 AUD loan,年利率只是一厘鬆啲。現在趁澳元大跌補回,變相增持。 2022-05-09 買入一張三個月內到期的債,搏賺 12%。事後回想這宗交易有點衝動,風險回報比例不理想。希望是杞人憂天。 澳洲第二間投資物業成功收樓,也是做七成按揭。現有租客租金回報僅 3.7%,但是租賃經紀說此屋的租金已大幅上升四成,她認為重新放租最少有 5.2% 回報,甚至可以試 5.4%。雖然市場缺盤情況比上一次收樓更嚴重,但在利益當前,她必然想我收回重新放租(續租的收費僅是重新出租的 15%)。 但是對我來說,重新出租的成本遠不止此差別。放租的成本包括放租佣金、廣告費、放租期空租、清潔費等。考慮到此等因素,「大發慈悲」加租三成可能比重新出租更化算。 2022-05-20 上星期二收樓後,租賃經紀致電租客打招呼,沒想到還未開始談判,租客就二話不說就提議自我加租 28%。後來我循例還價 5%,租客考慮後說實在負擔不起,如果談不攏就只能哭著離開。 既然如此也就作罷,租金回報率 4.8% 也不錯了。我又嘗試讓新租金即時生效(行規是要六十天通知期)。對此我並沒有期望,但租客竟願意讓新租金在七天後開始生效。以一年租期計算,這個方案的總租金比筆者原先還價的方案還要高啊! 順帶一提,租客其中一人的收入比四年前大幅增長六成!看來近年澳洲的基層生活很不錯呢。 2022-05-27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2/0527/2022052700123.pdf 綠地控股對下月尾到期的美元債發起征求同意,即係展期,唔係就唔洗施捨一個半同意費咁大方啦。筆者三月時沽出了這張債,後來換了 TPHL 四月到期的債,後者利潤已落袋。不勝唏噓。雖然上星期開始此債無故走弱,但前天還穩穩的站在九十幾元,忽然就展期了。 老實說,這消息真令人驚訝。綠地雖然是國企,但筆者一直知道它是壞孩子,也不會對其償債能力和意願抱百分百信心,但也沒想過綠地這麽快便決定展期。記得去年底綠地曾在極惡劣的市況下強行發行了一張八個月的超短期美元債,筆者當時便估計綠地最快會在八月後展期。也許是上海的疫情令它失去了預算吧。 此外,筆者亦持有下星期五到期的 GRNLHK。作為綠地的子公 閱讀完整內容
等,不忘食
回覆刪除最緊要的係食,唔係等
R兄呢篇文,好有深意
投資人亦要明白等的成本並非SUNK COST
係OPPORTUNITY COST
等還等,記得食少少嘢唔好餓壞。
刪除即係Margin唔好用到咁盡,唔係到時食飽晒見到1蚊斤波士頓大龍蝦都食唔到XD
回覆刪除食啲唔會飽ge嘢咪唔怕食滯囉!
刪除但係人性係貪心的,所以好多時都係會不自覺食多左 XD
刪除要好似R兄所言 識揀D食唔飽既其實都係自身修為同定力既表現黎
耐力、定力、實力,決一不可。
刪除會唔會飢不擇食XDXD
回覆刪除那就要準備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刪除很好的比喻!
回覆刪除謝謝! 有空多來看看^^
刪除師兄你好,有關按揭想請教一下
回覆刪除本人有按揭為h+0.7%,但封頂位係p-2.6%
請問值唔值得轉按?唔知之後會唔會下下到頂
比起新造按揭封頂位為p-2.85%為高
先行謝過
匿名兄你好,HIBOR和USD LIBOR的息差仍然很闊,HIBOR 上升空間甚大。
刪除我認為你所說「下下到頂」的情況在不久將來便會成為常態。如果我是你,不論為cash rebate、備用資金還是低息,都必定選擇轉按。
R兄,好有哲理的一段文字。等其實知易行難,高點往往捨不得走,到低點時往往無資本。
回覆刪除三人行兄,謝謝光臨和回覆。
刪除知道何時等待,懂得何時出手,收放自如才是投資最高境界。我仍在學習當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