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賞:價格與價值(郭釗)

引用郭釗的好文章,投資切忌睇價格計死數。

原文在此: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finance/realtime/article/20171213/57575480

小時候因為家貧,通常知慳識儉的媽媽都會到街市買一些破爛邊緣的生果,切掉破損部分給我食。長大後看到一些研究報告,才得知局部壞掉的生果,整個都帶有毒素,就算進食完好部分,對身體無益之餘還有害處。不知者不罪,當然不會怪責慈母。進入投資領域後,發現輸多贏小的朋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只看價格不看價值。繼續用上面例子,十蚊十個跟十蚊三個蘋果當然在價格上有分別,而且有些朋友會覺得前者性價比較高,博十個有三個冇爛已回本,四個以上有本有利,就算全部「爛爛哋」,在十個之中切除破爛部分,完好無缺的加起來應該多於三個的份量,怎計也是聰明選擇。但吃水果本是為強身健體,現在變成有損健康,真是聰明嗎?

兩隻相同行業的股票, 一隻市盈率10倍,另一隻30倍,應該買前者吧?當大市上升時,10倍那一隻應該會「追落後」,這句對白是否熟口熟面呢?但往往上升幅度較高的,卻是30倍那一隻。尤其是投資一些風險較高的範疇,以本人較熟悉的外地樓為例,我四、五年前開始投資日本樓,多數買入銀座、千代田區、西麻布、南青山等較高級的住宅區,幾年來升幅及收租都有不錯回報。當時有朋友有樣學樣,某日突然跟我說買了日本樓,加入我的行列咁話,我問他買哪裏了,他只說東京一個近JR站的住宅區,收租回報不錯,有7厘多云云,但講極都講唔出邊度,他說有研究過我買入的區份,其評價是「呎價貴,銀碼大,回報率又不高」,而他那個單位50萬港幣有找,他認為呎價平相對抵玩。

他後來傳盤紙給我,一看就知是老人區,租和賣也應該不容易,我心知不妙但已成定局。買入一年後他要我介紹一些日本仲介給他,因為之前租客走了,想找多幾個渠道放租,我介紹完就沒再跟進,兩年過去,上月收到他的電話,他無奈表示那單位自從買入後,收了幾個月租,就再找不到租客,賣又賣不出去,管理費和修繕基金又要照交,可謂沒錢收還要嘔凸。

我當然不會在其傷口上灑鹽,抽他當年後腿,但當他知道我的日本投資平均都有一倍升幅,難免心裏不舒服。近日同類事件再次發生,朋友發現我投資了東南亞一酒店式住宅項目,走來告訴我附近的住宅呎價更便宜,雖然沒酒店配套,但性價比更高云云。其實將同樣質素的蘋果放在一起比較,真的很困難嗎?當然不是貴一定好, 但作為投資者,懂得分辨「價值」才是必修課題,「價格」的高低,小一程度就懂了吧。

郭釗 

留言

  1. 謝謝分享!這跟貧者愈貧富者愈富也許有點關係,因為前者通常注重的是價格,後者注重的是價值。

    不是想 stereotype,不過就我觀察:

    * 前者社交圈子小,因為不願意付交際費,結果得到的資訊少,思想也變得狹隘;後者會很願意跟「期望價值」高的朋友交際。

    * 前者多會選擇凡事親力親為,因為「價格」最便宜;後者會選擇衡量外判出去的價格相對 free up 自己時間能創造的「價值」。

    ⋯ 等等。

    另外,因為你的分享,現在我有點興趣讀一下他的《Hea 富學》。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總有他的原因,離不開思想性格之別。

      福祿壽兄所指出的,是合理觀察所得,絕非stereotype呢。

      郭釗的文我並非每篇都同意,不過他的見解相當貼地,有些文章的確很有共鳴,例如這篇。《Hea富學》一書我還未有衝動去看,但已放在wish list內。福兄若看了也不妨分享一下。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九月流水賬 (2023)

八月流水賬 (2023)

五月流水賬 (2023)

六月流水賬 (2023)

十月流水賬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