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的教訓

到了2008年初,樓市一天比一天熾熱。忽然有一天,父母告訴我由於姐姐失戀後沒地方住,他們在她工作場所附近買了一層樓,讓她好過一點。那層樓實用面積約500呎,樓價是210萬,父母當然無法Full Pay,於是便用姐姐的收入去擔保借了147萬(70%)來完成交易。對於這一決定,我相信父親是不太願意的,因他經常說一世人只應供一層樓。因此,他也不太關心有關按揭的事情,反而讀金融的我有點興趣,於是我便上網找了些市場資訊,例如最優惠利率、按揭成數等等,並陪伴母親到銀行申請按揭。這一次,我認識到原來借錢是很容易的事,借百幾萬所需的原來只是一堆paper work。

不幸地,金融海嘯在半年後席捲全球,層樓「係咁意」便跌了40萬。更不幸的是,姐姐住了幾個月便決定搬回老家,害得母親要在低位把房子出租,月租只有$6800,回報率只有3.9%(到今天這回報已很難得)。

最不幸的卻是我自己的股票和期權組合也虧了40萬。沒錯,只有21歲的我靠著實習生的薪金瘋狂借貸,先跟著巴菲特在海嘯前sell put option,後在雷曼爆破後分段買入金融股(隨便買甚麼都極速反彈了,我卻偏偏選了金融股)。最後我在2009年初投降,最高峰時輸了40萬。

同樣是輸了40萬,父母沒甚麼感覺,當然也從沒想過也沒必要投降,不久樓市回暖,樓價很快便升穿了他們的買入價。愚蠢的我受了重大打擊,大學還未畢業便成了負資產,好不容易才靠同時全職實習、兼職寫股評和全職上學捱到大學畢業,後來直至2011年頭,畢業後工作大半年才擺脫負資產。

那些年,我的財務計劃已經完全泡湯,基於投資股票的回報假設也隨之消失殆盡。

(待續)

留言

  1. 年輕就是最大的資產,年輕失敗的經驗更是無價的財富。

    回覆刪除
    回覆
    1. 慶幸那是21歲的錯誤, 如果發生在31歲, 這教訓的代價就可能不是40萬, 而是400萬或更多了。

      刪除
  2. 地產如果肯守夠供,一般都會有機會見家鄉。金融產品就不一定,好多時候都要被迫斷頭,反彈都冇機會等到。

    回覆刪除
    回覆
    1. 在升浪中,調整一般都是有限數,縱然個別地區或有高低,整體不會太差。

      除非終極摸頂,如97年的浪翠園、新界豪宅特色單位等,否則一個cycle後很難返不到家鄉。不過守不守得住,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澳洲稅務入門 (2) - 稅務居民的稅制

九月流水賬 (2023)

四月流水賬 (2023)

八月流水賬 (2023)

五月流水賬 (2023)

六月流水賬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