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爾驚覺今天已是年初十,還欠各路 Blogger 及讀者一句新年快樂,祝大家新一年豬籠入水,身體健康,一分耕耘、三分收穫!
今天是情人節,再祝各位生活幸福美滿。
筆者開 Blog 已近三年,真正身體力行
重回流動資產市場亦已超過兩年半。初期投資以 REIT 為主,其後加入美國公司的定息或浮息證券(包括債券),到最近一年開始涉足高息及股息具持續增長往績的香港股票。
投資流動資產仍是要以長期持有、利用「經歷時間」去「擁抱波幅」(不是擁抱風險)為本,惟絕不強求永久/一直持有,而是有條件地保留資產在組合內。條件因資產而異,但
核心思想是「能令組合在波動中存活,賺取合理的複合回報,並適當地以槓桿增加資金彈性」。
過去兩年多,流動資產市場經歷兩次較顯著的波動(2016年末及2018年的調整),筆者
長期持有的流動資產組合亦在儲蓄、加按和資產配置計劃推動下,從當初三十萬小試牛刀、到近月終於突破八位數字,佔總資產值逾20%。
流動資產,顧名思義具有流動性高的致命「缺點」。為甚麼流動性充裕反而是「缺點」?筆者以物業投資起家,一直以來物業高昂的交易成本、漫長的交易時間、打擊炒樓和降低物業槓桿的政策,令物業投資者「被長期持有」,間接迫人「坐貨」賺錢。
常言道,「回報是坐出來的」,所言非虛,亦令物業投資變得簡單,只需買入資產和租出物業,便能坐享其成。
然而,流動資產卻非一個簡單的遊戲。在沒有客觀因素強迫「坐貨」的情況下,流動性高反成習慣「簡單美」的物業投資者的死穴。很多在物業投資大賺特賺的人,轉戰股票市場便不斷損手爛腳,轉戰債券市場則容易買入垃圾資產,甚或墮入騙局。此情況歷數十載而不斷重覆發生,間接又強化了買樓容易賺錢的神話。
雖然筆者不屬這一群,未有炒出炒入之餘,回報亦算不俗,但相
比物業投資,仍覺流動資產投資困難得多之餘,安全感亦低很多。這一種感覺在突破千萬關口後,更感強烈。
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一個物業閒閒地幾百萬,即使重回筆者上車時(即七年多前),買入的資產價值也是身家的X倍。其後每次增持,基本上也是幾百萬幾百萬咁去(if not 千萬),簽臨約、正約、轉賬予律師樓,
不眨眼、不回頭。即使只計首期付出,最少也是七位數。到後期甚至印花稅也要幾十萬。
同一情況在流動資產上,卻變得扭扭擰擰。一個 order 買幾十萬已經算是「大件事」(像
去年電能之類的投機除外),然後買入後一段時間仍感忐忑。
大佬,買架錢七都唔止啦,are you kidding me?
物業投資是長期投資,流動組合也是長期投資,為甚麼心態之差如斯巨大?
為甚麼不能像物業一樣,把握一次機會便一千幾百萬地投進去?
為甚麼不常檢查物業估價、從不致電AA查詢市價的筆者,面對流動資產卻忍不住要看價位入市,交易後又要被價格變動影響心情?
歸根究底,也是投資心態問題,是筆者自己的問題,是大腦思考方式的問題。
己亥年,心態需要突破。自由的天際,不遠矣。
我也不明, 人家說買左3層樓(未供完), 值2千幾萬, 叫叻仔;
回覆刪除若我用槓桿買債券/股票2千幾萬(回報高過買樓), 就叫好冒險
心態真的很重要....
不過, 樓變負資產銀行好似多數唔call loan
但債券/股票到margin就自動call
Sboy兄,人很習慣將自己所做的事當成理所當然,無限放大其優點,將所有其他選擇都視為假想敵。這是人性使然。作為投資者,最緊要知道自己做緊乜、做得對,便已足夠。
刪除Call loan 的風險乃人所共知,這應當反映在我們選擇行使槓桿和減少槓桿的時機,而不是simply avoid it。
Just passing by.
回覆刪除Thanks for your sharing.
^_^
Student bro,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刪除過去兩年多,流動資產市場經歷兩次較顯著的波動(2016年末及2018年的調整),筆者長期持有的流動資產組合亦在儲蓄、加按和資產配置計劃推動下,從當初三十萬小試牛刀、到近月終於突破八位數字,佔總資產值逾20%。
回覆刪除// R兄十分厲害!小弟仍然停留在樓就大大注買都無問題,證券(股、債、權)就持有兩球貨都會覺得很驚嚇的階段。
己亥年,心態需要突破。自由的天際,不遠矣。
// 小弟本年目標也是在證券投資上取得心態及操作技巧上的突破!共勉之!
三兄,如果買物業仍是一個viable option,問題不大。只是小弟已無這個option可選,才庸人自擾。預祝豬年目標達成!
刪除除非走去買工商車,或出走買外地磚,否則小弟也要跟隨R兄一樣自擾一番,期望能走出另一條道路!
刪除原來如此,能用盡quota是一種福氣!
刪除投資流動資產甚難矣,畢竟一人計短二人計長,有機會多交流一下吧!
多多同R兄學野就是了!
刪除講呢D,我成日去你個blog已讀不回不知學咗幾多嘢!
刪除已被R兄靚抽... 入左...
刪除murcielago人又出高品質文章,先支持一下~
回覆刪除June兄太客氣,這篇文似自嘲多過分享,希望說出來個心舒服啲、前路順暢點而已!
刪除完全認同,2個月前買16 3手已覺得好多, 不敢再下注...... 事後諗返都覺好笑。股票要持有超過1年, 心就會慢慢定落黎, 然後忘記出出入入
回覆刪除R兄可否分享下加按物業既資金配置思路? 謝謝!
都是報價機惹的禍...
刪除資金配置方面仍未完善,等搞掂埋移民事宜再分享。
尼個係一個快樂的煩惱😁😁。我黎梗都要面對,因為會轉按又加按(今次終於有rebate了),加按了的💲都吾知做乜,不能再買樓,又要揾地方放了!
回覆刪除恭喜ctse又要享受快樂的煩惱XDDD
刪除分散風險又好,資產配置又好,或者純粹想自己個心好過D 甚至係塞住人地把口都好,其實去到一個位,冇得唔諗流動資產架啦。
Rx10兄所說的是人性,除出入成本及方便度外,物業投資有實物可以看到摸到,感覺較實在;流動資產連紙張也沒有,就是一堆數字,感覺自然比較虛無。Retis也勉強算是物業投資吧,感覺就是大大不同。
回覆刪除風兄所言甚是。人性就是人性,任你再理性,計算再多,分析再透徹,結果都係要comply with it. 所以我真心好同意風兄係某文/留言講過,投資從來都係戰戰兢兢,摸著石頭過河。事實上投資世界可以 certain 安心的東西太少了。
刪除或者另一角度睇,要理性地接受人有人性,再理性地說服自己容忍某個程度的機械式操作吧。
對我來說這條路仍很漫長呢。
可惜現在冇三幾百萬首期都投資唔到物業,就算見到大勢向上,一般人難入場。
回覆刪除錢是其次,缺人頭才是難關呢。
刪除我冇R兄咁多身家呀😅
刪除買嘢,唔一定要靠身家ge。
刪除交易股票的確遠比樓宇買賣方便,有好有唔好。
回覆刪除好唔好比較難客觀定義,到最後大家都係睇要畀幾多effort、贏的概率和贏幾多。
刪除回報幾高都好、投資項目幾優秀都好,如果沒有內功配合,也是花拳繡腿而已。
換個角度看,如果閣下買入的是一個優質有盈利少負債還可以清楚看到其現金流既股票,
回覆刪除跟樓市一樣分析下佢近期高低位,計清楚條數,
買入後會長期持有,咁你咪係你認為合適時"放租"出去,
收一個月,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咁(Short Call)出去 ,
如果市場氣氛太好,件貨就自然會係你之前訂立既心怡價錢被人接左(Covered Call),
如果市況弱,咁你件貨都租左出去了,咪坐吓囉 XD
掉返轉頭來看,如果你沒貨在手,想入貨,咪準備好足夠資金
做個(Short Put)收住錢等接貨囉
市場資訊太多,消息滿天飛,嘈音雜音少不免,不過你用返坐(樓)貨既心態的話,
一切咪會變得簡單很多
最重要是計好數,正如買樓你都係睇住個Lum Sum做人,便不會拎住百拎個就諗住入山頂貨了。
正如你條數夠入幾手Tencent,賺左點錢就不會無端端心雄走去SP Amazon吧~~
艾力兄用這個角度來看 covered call 相當貼地(產)!
刪除玩 Option 需要極有紀律,小弟自問仍未能做到。